我的緣很殊勝,老師給我做了榜樣。我跟李老師跟他學經教十年,這個時間不算短,他老人家一天吃一餐飯,日中一食,生活非常簡單。一個月的生活費用,我們那個時候在一起,台幣(台灣錢)兩塊錢一天的生活費用,我跟他學,我年輕吃得比他多,我也吃一餐,但是我一餐要三塊錢,他一餐兩塊錢就夠,怎麼跟他比也比不上。他一生如是!在的時候,我們看他每天穿的衣服,雖然是舊衣服乾乾淨淨、整整齊齊。老人家往生之後,到他房間裡面去仔細看看,才知道裡面的汗衫、短褲都是補丁的,襪子每一雙都是補的,沒有一雙是新的,沒有,全是補的補很多,都是自己補的。他的信徒不少,在台灣沒人能跟他相比。台中蓮社的蓮友,我到台中的時候,台中已經開辦十年,那個時候的信徒二十萬人。我在那裡跟他老人家十年,我離開的時候就是二十年,台中蓮社二十年,蓮友增加到五十萬人。沒有一個不愛老師、不敬老師的,送給老師的衣服,那個送的人走了,老師就把這個衣服送給一些貧窮的人,他自己不穿。他自己有收入,收入不錯,在當年那個時候,他每個月有四百多塊錢收入,你看一個月生活費用只要六十塊錢,全部拿去布施做好事去了。老師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。一生住個小房子,很小,小房子容易收拾,容易打理。一個人住,沒有人照顧他,他不需要,他到九十五歲以後,有兩個同學,這兩個同學是姊弟兩個發心照顧老師,才勉強接受,九十五歲。九十五歲之前洗衣服、燒飯、整理環境,都是自己來。老師給我做榜樣。在經典上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生活方式,我跟這個老師跟他十年,我看到他的生活,他不是假的,真學佛,一切放下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二八集) 2010/12/21
弘法利生,那一切是隨緣,沒有這個緣不要去攀緣;有這個緣分要很認真珍惜,好好去做,做出成績出來,這就對了。在這個時代,為什麼印祖教我們建小道場?真的就是小茅蓬,人數不超過二十人,關起門來念佛進修。就像中國早年東晉時代慧遠大師,這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,他在廬山,江西廬山建東林念佛堂,那個時候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個人,他們在一起念佛求生淨土。住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叫虎溪,這個就是他的界限,在裡面修行的人不超過這個界限,不到外頭去,不跟外界接觸,個個成就。我們今天建道場建這樣的道場,也要結界一個小範圍,印祖規定的不超過二十人,那就對了,那是我們真正修行的道場。所以道場蓋大了,人心就變了,本來還有點道心,道場大了之後,那個道心就變成名利心。什麼是道?錢是道,名利是道,他走名利道上去了。那個道就是餓鬼道、畜生道、地獄道,他是那種道場,我們得搞清楚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二八集) 2010/12/21
還有道場大了,蓋得很輝煌,很多發心人到那裡去出家,出家目的在哪裡?去享福。這世間生活太苦,這麼大的房子,住得多舒服!他不是為修行的,他是為了享福的,為造業的。還有不存好心的,將來要霸佔這個道場的,鬥爭道場,爭名奪利。
這種事情我年輕的時候看過,那個時候在台灣我經常出來講經,有一個寺廟請我講經,我在那裡講了大概半個月,覺得不太對勁。這個道場是新建的,女眾道場,裡頭出家人我也認識,跟我很熟,所以她們來請我講經。講了半個月之後,她們裡面吵架,吵什麼?職務分配不均。因為建道場,這個老比丘尼底下的徒弟出去得化緣,化緣當然有人化得多,有人化得少,回來之後,多的她要爭取,她想做當家,她想做維那,想做知客,要爭這個,爭的時候打起來了。我回到台中把這個事情告訴老師,老師說:算了,別去了。我說:經沒講完。「沒關係,經沒講完也是常事,只要道場不如法,趕快走。」我就離開了,那部經大概講三分之一。我們相信現前道場這是居多數,都是這樣的情形,他不是在辦道,勾心鬥角,爭權奪利,欺騙信徒,欺騙佛菩薩,你說怎麼得了?所以淨業三福,「發菩提心」後頭緊追著「深信因果」,他不相信因果,他相信因果就跟我一樣了,不敢建道場。為什麼?因為我想到二十個人在一起都會爭名奪利,那不麻煩大了!自己落得清淨,還是學釋迦牟尼佛好,落得清淨,什麼事不管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二八集) 2010/12/21
同學們要記住,我一生沒有伸手問人要過錢。自動送供養來,在早年,我們在台北還有個圖書館那個時候,館長還很不錯,問你:你這個錢從哪來的?你家裡人知不知道?有一個他送的錢,好像那個時候送了五十萬,數字不小。從哪裡來的?他是借來的。要不要付利息?要付利息,還是高利貸。韓館長很不錯,說「趕緊退回去,趕快拿回去,我們這個道場不能接受你這種錢。」做好事,你一塊錢、二塊錢都是無量功德,你用這種方式來的時候,你有罪過,你沒有功德。道理要懂,你心才會清淨,你才不會有胡思亂想。所以因果確實重要,佛經講得清楚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二八集) 2010/12/21
經就是一部經,一部經嫌太長了,你每天就念第六品四十八願。念四十八願,給諸位說,阿彌陀佛就四十八願加持你一次,在密宗裡面講就灌頂一次。這個話是黃老居士就是在這經裡頭講的,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。他解釋灌頂的意義,灌頂不是在上師面前,拿一點水在你頭上灌頂,不是這個意思,那是形式,是表法的。真正的意思是什麼?灌是傳授,佛菩薩、老師傳授給你。頂是什麼?最高的佛法,無上的大法。那是什麼?無上大法是《無量壽經》,無上大法是四十八願,無上大法是這一句洪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是無上大法。把這個傳授給你,你接受過來了,你天天肯照幹,你念一遍就是灌一次頂,真灌頂不是假的。你每天把《無量壽經》念一遍,就是諸佛如來,阿彌陀佛跟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一次,你怎麼會沒有福報?你怎麼會沒有智慧?你怎麼會不吉祥?如果沒有那麼長的時間,工作太多,你每天把四十八願念一遍,第六品念一遍,也是阿彌陀佛跟諸佛菩薩給你灌頂一次。你果然一切放下了,每一句佛號就是一次灌頂,你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不斷,一天到晚佛都給你灌頂。理要懂得,事要搞清楚,你才曉得這無上無上的妙法,才曉得大乘佛法裡頭,這個法門是第一德,沒有更超過這個法門的,再找不到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二八集) 2010/12/21
「又龍樹大士云:以信佛因緣,願生淨土,起心立德,修諸行業,佛願力故,即便往生。」這個佛願力故就是四十八願的加持,實際上四十八願無時無處不加持,四十八願像個網一樣,覆蓋的是遍法界虛空界,沒有一個眾生加持不到的,他全加持了。現在問題在哪裡?我們接不接受。阿彌陀佛沒有偏心,平等加持,普遍加持,連地獄眾生、阿鼻地獄眾生都不例外。只要你肯接受,這個電路就接通;你要不肯接受,是在你面前,你得不到。我們自己真信、真願,肯念這句佛號,就加持上了。並沒有說我這裡發心的時候,他特別接,不是的,本來就加持的。我們在賢首國師的《妄盡還源觀》裡面,看到三種周遍,就明白了。你用三種周遍來解釋彌陀弘願的加持,全明白了。念念周遍法界,這個念,我們就是指四十八願,念念周遍法界,一切時、一切處。出生無盡,這個出生無盡是感應,今天這個感應是倒過來的,佛有感,我們去應。平常是眾生有感,佛有應;今天是阿彌陀佛有感,我們要應,這個妙!阿彌陀佛撒開這個網的時候,這他的感,我們要去應,我們一應就往生。這網多大?含容空有,你看這還得了嗎?含是包含,含虛空,容是容納,容萬有。遍法界虛空界都在四十八願當中,你看這四十八願多麼偉大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二八集) 2010/12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