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識,佛家叫神識,世間人叫靈魂,靈魂來投胎,來投胎決定跟父母有緣,沒有緣他不來,有人想兒女想一輩子他沒有,他沒有緣,有緣的沒有碰到。什麼緣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緣很多很複雜,不外乎四大類,四大類叫四緣生法。這四大類,第一個是報恩的,這個小孩到你家來非常乖巧,聰明可愛,他來報恩的,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孝子賢孫。所以人要布施恩德,為什麼?你將來的兒孫報恩的來得多;如果要跟人結冤仇,這個事就麻煩,將來這個小孩到你家來是報仇的,你不就麻煩了嗎?
我在早年,四十多年前,在台北講《楞嚴經》,我們有個聽眾,現在已不在了,他往生了,一個老居士,年歲比我大很多,大概大我二十歲的樣子。老居士每天來聽經,我們講到經典裡面這些事情,他就告訴我,他說這個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他在抗戰之前,抗戰沒有爆發之前,住在上海,那時候他已經做生意,親眼看到的。不是他自己,是他一個朋友,年齡都差不多,非常要好,也是同鄉,他們是浙江人。這個朋友幫一個德國人做生意,德國人在那裡經營一個小型的輪船公司,好像只有一艘船。他這個朋友非常老實,做事情認真負責,所以很得老闆的信任。抗戰爆發之後,這個老闆是德國人,回國去了,就把這個公司委託給他,叫他好好的經營。這一回去之後,連消息都沒有,也不知道人在不在。他經營這個公司經營得很順利,賺錢以後又買了好幾艘船,變成一個輪船公司。這個時候在抗戰當中,日本人佔據上海,他生意做得不錯,也結了婚,生了一個小孩,這個小孩確實也很可愛,也乖巧,是個男孩。抗戰勝利之後,這個朋友年歲也很大了,好像是過五十歲的生日,小孩十歲。這個小孩非常喜歡用錢,上小學身上都會帶十幾塊錢。那個時候十幾塊錢很大了,在抗戰期間,十塊錢如果說是四口之家,幾乎可以做一個月的生活費用,錢很值錢。有一天這個小孩在路上,錢丟了,被一個老人撿起來,這個老人跟他爸爸也是朋友,都認識,就叫這小孩名字,錢放在手上,「你叫我一聲伯伯,我這個錢還給你。」這個小孩怎麼說?「你叫我一聲伯伯,我再十塊錢給你。」那小孩頑皮到這種程度。過生日的那一天,他豁然看到他的小孩變了,就是他以前那個老闆,才恍然大悟,他的老闆死了,投胎到這裡來了,這個財產是他的。所以他很聰明,當場就宣布這個公司全部財產給他兒子,他給他兒子打工。他給我們講這個故事,這小孩來討債的,他是委託你經營,沒送給你,他又來了。這個人忠厚老成,宣布之後就是打工的身分,以後還平安度過。
最後這個鄔居士他們到台灣了,也沒有聯繫了,以後的結果,我們相信他會做得很好,因為這個人他懂得因果,他沒有貪心,對小孩還是照顧很周到。所以他分明是討債來的,你對他好,他也對你好,也會像過去一樣的對你相信,對你信任。佛講得沒錯,兒子不孝,侮辱父母,甚至於殺害父母,那是來報怨的;還有討債來的,有還債來的,佛把它分為這四大類。覺悟之後,無論是什麼關係,大家在一起學佛,變成同參道友,自己開悟了,也幫助家親眷屬個個都要覺悟,這就好!這也是經上常講的「佛不度無緣人」,不管跟你是怨是親、是債務糾紛,總而言之都是有緣人,碰到一起了,要用佛法來解決,這就對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
八苦裡面,生老病死沒有人能夠逃過的,活一百歲還是要死。生的苦,我們不知道,每個人都忘掉了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說明嬰兒出生的時候所受的那個痛苦,在母親胎胞裡面十個月,佛經上形容那叫胎獄,就跟地獄差不多。母親喝一杯熱水,他就像在八熱地獄;母親喝一杯冰水,他就像在八寒地獄;母親的情緒、一舉一動,對他都有很大的影響。他要在胞胎裡面去熬十個月,我們諺語所謂是「度日如年」,他就那麼痛苦。老苦我們看到了,你看到許許多多的老人,特別到老人院去參觀、去看看,你看到老人晚年那種悲慘的命運,你一定要想到,我晚年是不是這個樣子?如果兒女不孝,不就把你送到老人院去了?這是很可能的。沒有兒女,年老了,政府也會把你送到老人院。在外國,外國的制度,像美國、澳大利亞,這些國家還不錯,你老了,退休之後,國家有養老金給你,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到時候就寄給你,物質生活方面沒問題。多半是寄給老人院,因為你年老了,需要人照顧,你沒有辦法住在你自己家庭,所以自己的房子賣掉,到老人院去住。物質生活能過得去,精神生活沒有,你要問問那些老人:你們生活狀況怎麼樣?他回答你一句話:坐吃等死。老人院人多,每個星期總有一、二個死亡的,抬出去了,天天看到這種情形,哪一天輪到自己,你說多麼悲慘,老苦!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
因果講三世,人不是只有這一世,我們有過去世、有未來世。這一世辛苦一點,來世好;這一世要是把福享盡,來世就得吃苦頭,因果家講風水輪流轉。所以我們對富貴人沒有羨慕,為什麼?過去他修的善因,今天他應該得富貴;我們過去世沒修善因,這一世就應該要生活苦一點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生活雖然清苦,我多修善因,修善因修得很勤,我這一生命運就轉過來了。年輕吃苦一點,老年享福,來生就更好。人明白這個道理,在社會上不會跟人競爭。競爭是煩惱,是造業。所以古人懂得「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你爭不到!如果真能夠爭得到,孔子也參加競爭了。為什麼孔子不爭?孔子知道爭不到,「命裡有時終須有,命裡無時莫強求」,求不到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
苦,除了生老病死之外,有愛別離苦,你喜歡的人、喜歡的事、喜歡的生活環境偏偏要別離,你沒有辦法長時間享受,叫「愛別離苦」。下面一個,佛告訴你「怨憎會苦」,冤家對頭不想跟他見面,常常碰頭。第三種「求不得苦」。八苦最後一種叫「五陰熾盛苦」,五陰熾盛是什麼?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壓力、憂慮、牽掛、操心、勞神,屬於這一類的,你的精神、你的身體活得很辛苦。這八種誰能夠離開?佛說欲界天人這八苦統統都有,色界天人,欲他離開了,他並不是斷了,他放下了,暫時放下,他這八種苦就沒有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
人生天不是胎生的,所以他沒有生苦,忉利天以上都是化生。如果你修定,你得到禪定,修成功了,你就生色界天。色界天這些苦都沒有了,可是他還是有壽命,壽命到的時候,那個苦就現前,五衰相現前。他那個時候,五衰相的時間不長,在經上一般講七天,可是這七天就苦不堪言,壞苦,身要壞了,死了身要壞了;他有居住的宮殿,宮殿也會壞,他看到了。無色界天,這是六道裡面的高級凡夫,他不要身體,像中國老子所說的,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,說我有很大的憂患,是什麼?我有個身體。這聰明人身體都不要了,沒有身體,當然也不需要居住的地方,所以無色界天我們可以說它是靈界,它有精神,它沒有物質。他有沒有苦?有,什麼苦?叫行苦。他那個境界好,他不能永遠保持,完全靠他的定力,他的定力失掉,這境界就沒有了,這叫行苦。剎那剎那接近他的終點,他不能止住,這叫行,就是他不能永遠保持那樣殊勝的境界。所以佛說三界統苦,你看,欲界有八苦,色界有壞苦,無色界有行苦,這是佛常講的三界統苦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
殺生害命,你害人,人恨你;你害畜生,你殺牠、吃牠,牠能甘心情願嗎?牠能不報復嗎?所以想到這個地方就非常可怕,你還敢吃眾生肉嗎?佛在經上說:你吃牠八兩,你來生要還牠半斤,欠命的要還命,欠債的要還錢,三世因果逃不掉!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在這一生生活、待人接物,心就平了。如果我們吃虧,人家用不正當的手段把我們的財物奪去,我們笑笑,大概是我前生欠他的,還他,沒有怨恨心;如果我不欠他的,他奪去不要緊,來生他會加利息還我。心平氣和來處理這樁事情,這正確的。我的東西他霸佔去了,那是盜取,這是盜心;我要再用手段把它拿回來,也是盜心,都犯了錯誤。他犯錯誤,我不犯錯誤,我不要再計較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不但沒有怨恨,還要感謝,等於考試,我的功夫到底怎麼樣?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經過歷事鍊心,經過這些事考驗自己有沒有成就。所以都用感恩心來處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
凡是毀謗我的、嫉妒我的、侮辱我的、傷害我的,統統感恩,為什麼?全是來考驗我,我到底是真學佛還是假學佛。如果對於這些逆境、這些惡人還有怨恨心,表示我們學佛白學了,佛怎麼教我們,怎麼全忘掉了!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忍辱波羅蜜,遇到歌利王,凌遲處死,菩薩沒有一點怨恨心,忍辱波羅蜜圓滿了。如果沒有這個遭遇,他忍辱波羅蜜還沒修圓滿。這是最後一次大考,他及格、通過了,對歌利王沒有怨恨,還感謝他;還告訴他,臨死的時候告訴歌利王:我將來成佛,頭一個度你。這是報恩,這才像個佛弟子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真的就是真正學會不住無為、不住有為,無論在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不動心,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永遠保持感恩的心、報恩的心,這就對了。不怕吃虧,吃虧是福,別佔人便宜,佔便宜是禍害,是災禍,懂得吃虧是福,古聖先賢說的沒錯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一七集) 2010/8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