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B

 
在現代,好像是前年,山東慶雲,齊素萍居士在那裡建個廟,金山寺。她那個地方,那個時候小麥,四百畝地的小麥要收成,忽然遭到蝗蟲,這個事情麻煩了,小麥會被蟲吃光。附近的農民告訴她要噴農藥,齊居士打電話來問我,噴農藥是殺生,我說妳好好去想想看怎麼處理。她最後想通了,不殺生,絕不噴農藥,寧願四百畝小麥統統給蝗蟲吃掉,供養牠們,也不殺害牠們。這個念頭起了,她也帶一群人到麥田裡面去念阿彌陀佛,在麥田繞佛;下了一陣小雨,刮一陣風之後,那些病害蟲一個都沒有了。附近這些農民感到很驚訝,怎麼會沒有?真的,一個都找不到,大豐收。如果她要是噴農藥,跟這些眾生結下冤仇,那就麻煩大了。她發的是慈悲心,一個小蝗蟲都不殺。她也沒想說牠離開,結果這些小蟲真的沒有了,這是她告訴我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 
 
 
  
我們自己應當能夠肯定過去生生世世我們曾經多次遇到,為什麼沒有往生?就是信願欠缺的這一點沒有把它補足,所以還是隨業流轉。我喜歡這個法門,那個法門很重要,還是搞這個,不像古大德,古大德是先把淨土取得了,再搞其他的。像交光大師,他取得淨土,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他,取得了,但是他想到《楞嚴經》的註解有問題,古大德這些註解都不是佛的意思,他向阿彌陀佛告假,我把這部註解註好再去,阿彌陀佛准許。你看,這就是他取得淨土了,也就是說,於自己往生不礙事了,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長短可以自在,想早一天去,行,能去得了;想幫助眾生,再住幾年也不礙事,這一種功夫,行!要不是這種功夫,那我們應當要記住,我們取極樂世界是我們的頭等大事,為什麼?到極樂世界就成佛。祖師大德告訴我們,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,那個悟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不是一般的悟。真正徹悟之後,那就跟佛一樣,實踐你四弘誓願裡面第一大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你真能做得到,度眾生對自己絲毫妨礙都沒有,眾生有感,你就有應,感應道交絕不失時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 
學佛、念佛也是消業障,經上說,念一聲阿彌陀佛,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這才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。古大德常說: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。我們念佛,為什麼消不了業障?我們的心不清淨,我們的疑慮沒斷,所以有懷疑、有夾雜,而且也常常間斷,所以佛菩薩的應我們就很難感受得到。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然後我們才知道,懺除業障這是很重要的一樁大事情,懺悔業障。怎麼懺悔?還是一句老話,放下,不要再把這些拉雜東西放在心上,心地恢復清淨,業障懺除了。業障不除,你的心怎麼會清淨?宿世今生,業障習氣,宿世是習氣,統統要放下。換句話說,不要再去想了,不但是過去了,已經過去了,記住佛的話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既然是虛妄,你念它幹什麼?你想它幹什麼?你念它又造業,你想它也造業,身口沒有造業,你意在造業,意業不斷。身口造業有斷的時候,睡覺了,身口不造業了,可是意還在造業,你念頭不斷;換句話說,你還是所謂牽腸掛肚的太多了,你放不下。現在要知道,要想了生死,要想永遠脫離六道輪迴,佛菩薩好,非常羨慕,希望我也能當佛菩薩,那你就得真放下。你當不上佛菩薩是因為你沒放下,放下就當上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 
極樂世界樣樣都相同,只有蓮花不相同,為什麼?每一個人念佛的功夫不一樣,蓮花大小不一樣,蓮花光色不一樣。所以極樂世界的人看得很清楚,這個蓮花的人還沒有來,先看到蓮花,在七寶池看蓮花,看這些,哪個人念佛功夫不錯,那個人念佛功夫差一點,他們在那裡都看得清楚。蓮花大、蓮花光色好,肯定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很快,功夫用得深。

  經上佛告訴我們,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,抵得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。這個世界不錯!這個世界能讓我們快速成就;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緩慢,這個地方快速。西方世界好處就是他壽命長,無量壽,沒有隔陰之迷,一生成就;這個世間波浪太大,頭出頭沒,生生死死,所以苦多樂少。但是要修行,這個地方真的是好修行,時時刻刻、分分秒秒都在考驗你的功夫。決定不生煩惱,順境裡面沒有貪戀,要把這個心斷掉,逆境裡頭沒有怨恨;換句話說,在順逆境界裡頭,無論是人事環境、是物質環境,修什麼?修清淨平等,覺不必提,清淨平等自然就覺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 
最重要的是在你臨走的那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,你才能往生,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是阿彌陀佛。所以助念就很重要,重要在哪裡?助念就是唯恐他最後一念忘掉了,我們用這個方法提醒,讓他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,他就決定往生。不管他這一生念佛的功夫怎麼樣,最後一念太重要了。人在最後一念往往沒有把握,煩惱習氣起現行,這個機會就失掉。念佛念一輩子,到最後一念他心裡有牽掛也不行,這些事情我們都是親身看見過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
  下面舉這個例子,「如上說惡逆之人」,就是十惡五逆這種人,「十聲念佛」,他只念十聲,「第一聲是初念,第十聲則命終」,這也算是「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」。這個人的福報太大了,一生作惡,臨終遇到善友,他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。本來要墮落阿鼻地獄的,從阿鼻地獄,你看看,把他送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,所以他符合一向念佛的宗旨,太殊勝了。這個我們不能不曉得,這個事情是有,很難得、很稀有。所以我們念佛人千萬不要有僥倖的心理,我現在做一點壞事還不要緊,臨終我還有辦法,我還來得及,那你就錯了。起這個念頭那是無比的惡念,要鑽阿彌陀佛本願的漏洞,這個是太可惡了,這是決定不容許的,所以這個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。人要老實、要誠懇,不能有一個惡念,有這個惡念就不好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
 
 
「反之,如有人念佛數十年,或於最後階段,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,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,未能念佛,是則不名一向專念」。這個事情我們也看得很多,真有,不但有,很多。到臨命終的時候,他對於這個世間有留戀,最大的留戀是親情,習氣最重。所以古大德在《飭終須知》裡面告訴我們,就是送往生,送往生這個人快要往生的時候,最好他的家親眷屬、他的兒女,不要讓他看見,為什麼?看見他就動心,這一動心就壞了。所以讓他的佛友,念佛的同修來照顧他,來送他往生。他往生之後,家親眷屬才進來,而且一般斷氣之後八個小時,家親眷屬才可以進來,他神識離開了,怕擾亂他。真正往生,一斷氣就走了,那往生快。有的人憑助念,他斷氣他並沒有走,他靈魂還在身體的附近,這個時候念佛的功德是非常非常之殊勝,讓他聲聲都聽到佛號,最後也跟著佛號走了,這個好。要知道,念佛送往生的很多,許許多多往生真的是要靠助念,所以助念要如法,要是不如法這個麻煩就很大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
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,菩薩不能開悟,不能見性,念佛人不能往生,都犯在這個字上。那就不是真信,信心不到位,不是說你沒有信心,百分之百的信心沒有疑,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還有一分疑,那一分疑就是嚴重障礙,就障礙你不能成就,你說這個事情麻不麻煩。我們過去聽老師講,很難理解,老師給我們舉例子,他說譬如這個茶杯盛的是醍醐,滿滿一杯醍醐,醍醐是最好的飲料,裡頭有一滴毒藥,就那麼一滴,你這一杯醍醐就全部都變成毒藥了,你喝一口都要死亡。這就是說什麼?你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當中有一分是疑,那就是一滴毒藥,就把你九十九分信心破壞掉了。比喻得好!讓我們真正能提高警覺,對經教不能懷疑,對佛菩薩不能懷疑,對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能懷疑,有一點點懷疑就障礙你的成就。真信,你看經上講真信願,真信切願,這個功德無比的殊勝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