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A


學佛要把世間真放下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,他是王子出身,他可以繼承王位的,王位不要了,覺悟了不要了,要回歸自性。他是大乘,他不是小乘,他要是小乘,自己回歸自性就好了,就不必教人,他是大乘,他除了自覺之外他要覺他,幫助別人覺悟。所以,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,三十歲開悟的,開始教學,教到老死,七十九歲走的,經上記載的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。天天在講學,樂此不疲,沒有一天休息,ㄧ個人也講,兩個人也講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場所。佛慈悲,沒有不教人的,永遠沒有聽說他疲勞了、他累了,沒有。為什麼?自性裡面能量充足,決定沒有疲倦、沒有勞累。跟我們不一樣,我們為什麼做一點事情就辛苦,累了、受勞了,是什麼原因?因為我們有妄想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這個東西裡頭會產生勞累,自性裡沒有,找不到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 2010/7/10




 
 
方老師(方東美先生)告訴我,這句話可非常重要,讓我沒有迷失方向,他說「佛教哲學不在寺院」,這個囑咐重要,「在經典」。他告訴我,從前寺院的出家人,那真是大哲學家,為什麼?他們研究,他們學習,確實是高人。寺院裡出家人他幹什麼?他天天在研究經典,天天在窮究學問。所以過去帝王時代,年輕人要讀書到哪裡去?到寺廟,寺廟的藏經樓不是完全藏的藏經,諸子百家樣樣都有,就是個圖書館。出家人都學,都通!所以年輕人在寺廟裡面讀書,有些家庭富有的,對寺廟供養一點;家庭非常清苦的,你念書念得好,寺廟照顧你的生活,為國家培養人才。你在那裡面去讀書,你遇到的問題,哪一個出家人都能給你解決,都能給你講解,都是好老師。他說現代出家人不研究經教,不學習了,所以你在寺院找出家人學就困難了。這個點醒非常重要,如果不說這句話,我到寺廟一看不對勁,我會對老師懷疑。為什麼?寺院這些專門研究佛教的人跟你講的不一樣,我有些問題,一問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行?所以這個開導重要,我們到寺廟裡面去只是看經書,抄經,因為那個時候經本一般書店買不到,沒有流通的,到寺廟抄經,有問題不問他們,所以大家很歡喜。我有問題就問兩個人,一個是方老師,一個是章嘉大師,那時候指導我的是這兩個人,我遇到問題向他們請教,愈學愈有興趣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 2010/7/10


 

 

你在經典裡面所學習到的,你要能應用在生活上,你就得受用,真的是法喜充滿。我這六十年來也不是很平坦的道路,曲曲折折,障礙重重,都通過了,怎麼通過?放下就通過,別執著。順境不可以貪戀,要放下貪戀,逆境要放下瞋恚,永遠保持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叫道,不要被外面境界所轉,這叫功夫,用現在話說,不受外面環境的影響。環境是沒法子離開的,只要求我不受它影響,我不被環境所轉,智慧就開了。這個首先的條件,要能忍辱,要能吃虧,不能忍不行,怕吃虧那也做不到,你的心永遠不會定下來。所以古人講的話好,吃虧是福,一點都不錯。處處得要讓別人,決定不要放在心上,你的心才放光,你才能照見;什麼都計較就壞了,就錯了,你的心就亂了,你智慧就沒有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 2010/7/10


 

 

苦從哪裡來的?苦從迷來的,迷你就胡思亂想,你思想有錯誤,你的言行就會有錯誤。因為言行是思想指導,思想錯了,言行就錯了,你做錯事情你得受苦報。大乘是智慧,你有了智慧,你的思惟是純正的,你的言行是合情合理合法的,你不會做錯事情,那你就享福了。中國人真有智慧,你看中國人「禍」跟「福」很像,這兩個字非常接近,只差一點點。這就是告訴你,禍、福只在一念之間,一念為自己,自私自利,禍就來了;一念為人,福就來了。為人才是真正為自己,為自己是真正在害自己,這個道理要懂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 2010/7/10



 
 
 
  現在這個社會,我們冷靜去觀察,迷了,迷在哪裡?中國人講迷在錢眼裡面。中國從前用的銅錢,你看民國初年、清朝時候是用銅錢,圓的,當中有個孔,有個方孔。那裡頭有含義。圓裡頭要有方,圓要不方的話,問題就出來了,叫外圓內方,做人就對了,它都有表法的意思在裡頭。錢是不是好東西?不是好東西,你看中國這個「錢」字,這邊是金,那邊是兩個人拿著刀,在幹什麼?搶!這不是好事情,告訴你這是很危險的東西,你看到這個字你就想到它的意思。錢夠用就行了,不能貪多,貪多禍害就來了,災難就來了。人這時候就要懂因果,你的財富,你命裡有沒有?命裡沒有,你要想用不正當的方法去得到,跟你說,你得到了還是你命裡有的,你說你冤不冤枉。命裡沒有,用什麼樣的手段都得不到,拿著槍去搶都搶不到,你槍還沒有對人,後頭警察把你抓到,你去坐牢了;你小偷你去偷,你還沒有偷到,警察把你抓去了。這就是命裡沒有,偷人、搶人都得不到;命裡有的,偷來的、搶來的統統是命裡有的,你說你冤不冤枉!人真懂得這個道理,他心是定的。我在沒有的時候,我不會去偷人、不會去搶人,為什麼?心裡清楚,命裡沒有;命裡有的,到時候就來了,不用著急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 2010/7/10

 
 

 

能不能求到財?佛教裡頭,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我的。我剛剛學佛的時候,生活非常艱苦,那是命裡沒有財庫,人家命裡有財庫,我的財庫空空如也,什麼都沒有;換句話說,別人做什麼事業都能賺錢,我幹什麼都賺不了錢,命裡沒有。辛勤工作賺一點錢,僅僅能維持生活。老師是大善知識,我跟章嘉大師,我二十六歲,他老人家六十五歲,祖父輩的,他看得很清楚。他教我,跟我講,財從哪裡來的?財從布施來的。他教給我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教我這個道理。真有感應!沒有感應,沒有感應那你是理論上不如法,方法上有問題,如理如法,感應道交快得很!所以教給我們求財的方法,財布施。人家命裡為什麼有那麼多財富?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修得多,他命裡有,這個道理要懂。我們命裡沒有,沒有不要緊,還年輕,現在修還來得及。我跟老師說,我沒有錢,一個月的工資很少,僅僅勉勉強強夠生活。老師問我:「一毛有沒有?」一毛可以。「一塊有沒有?」一塊還可以,還勉強。「你就從一毛、一塊開始布施,你心裡要真有布施的念頭,有這個心。」我就學。因為那個時候逛寺廟了,到寺廟去抄經,看到寺廟有印經的,人家拿個本子來捐錢印經,出多少都不拘,我們看到印經也寫個一塊、二塊,他都收;有放生的,放生的捐個幾毛錢他也收。這個很好,就慢慢養成一個習慣。這是財布施,得財富,有效,我已經布施了六十年,愈施愈多!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五集)  2010/7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