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裡面告訴我們,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」,阿惟越致菩薩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了。這一個煩惱沒斷,沒開悟,到極樂世界何以有大徹大悟那樣的智慧、那樣的德能、那樣的受用,那是怎麼回事情?這個我們曉得,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。你先沒有開悟不要緊,佛的智慧功德加持給你,所以你在西方世界的待遇,就跟七地菩薩沒有兩樣。這是難信之法,世尊在經典裡也常說,這個法門是「唯佛與佛,方能究竟」,只有真正成佛,他才明瞭這個道理,等覺菩薩對這個道理都不十分透徹。這是法門深妙之處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十三集) 2010/4/27
四弘誓願裡第一願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度眾生談何容易?現在這個世間眾生苦,苦到極處,社會的動亂、自然災害的頻繁一個接一個,非常密集。諸位在媒體、在電視廣播裡你都可以看到,每天都有災難,而且這些災難好像一次比一次嚴重。今天這個地球上的居民,似乎沒有一個人有安全感,你說這個多恐怖,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。什麼原因?我們看看極樂世界,那個世界什麼災難都沒有,人身心健康,無量壽,金剛不壞身,這個意思就是說明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的苦。那個地方生不是胎生,是化生,蓮花化生,沒有生老病死苦,無量壽,沒有求不得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五陰熾盛苦,這是佛經上講的八苦。這個世間的人,這六道凡夫,八苦交煎;極樂世界沒有,這八苦沒有,壞苦、行苦也沒有,所以叫極樂世界。生在那個地方的人,往生到那邊去的人,都有度眾生的心,都發過這個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。
苦從哪裡來的?苦從迷惑來的,你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,起心動念都是煩惱在做主。煩惱做主,那就叫你造業,起心動念是意在造業,言語、行為是身口在造業。造業,業有善、有不善,善業在三善道受報,惡業是三惡道受報,苦不堪言,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叫真苦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十三集) 2010/4/27
印度人不重視歷史。回想到我們中國,中國常說五千年歷史,這五千年是怎麼說法的?是有記載的,有文字記載的。文字是黃帝時候發明的,黃帝到我們現在是四千五百年,黃帝之前是神農,神農前面有伏羲,傳說八卦是伏羲畫的。這個當中,神農到黃帝五百年,神農到伏羲也是五百年,就是一千年,在中國正式使用文字一千年前,已經開始有這些符號,這是出土的甲骨文能給我們做證明。所以中國有用符號記載的,確實可以能推到五千年。五千年之前,連這些符號都沒有,有沒有人類?當然有,而且聰明的人不少。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,古聖先賢留下來的,孔夫子是集大成而已。他老人家說的話非常誠懇,說他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這是我們現代人應當要學習的,你從這個態度上看出他老人家的謙虛、恭敬。這兩句話就是告訴我們,夫子一生他所學的、他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傳的,不是自己的東西,自己一生沒有創造、沒有發明,全是古聖先賢留下來的,他不過是用文字把它記載,流傳給後世。《論語》裡面許多的話,我們相信都是千萬年前古聖先賢傳下來的。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,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清涼大師告訴我們,都是古佛所說的,他說世尊曾經講過,世尊說,他從來沒有將古佛所說的經上加一個字,比孔子的態度還要嚴謹。東西方的聖人給我們做榜樣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十三集) 2010/4/27
我們現在常常就想要創造、要發明、要出人頭地,這個觀念是什麼?這個觀念是煩惱!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這幾個字裡頭你看看他犯了多少個字?比不上古人那種謙讓。夫子溫良恭儉讓,決定不爭名不奪利,自己的見解跟古人見解一樣,說是古人說的,不說自己說的,這叫德行,積德。不好名聞利養,這是世出世間做學問、養德行基本的條件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十三集) 2010/4/27
中國人講禮,禮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,自己謙卑、尊重別人,這叫禮。自己得做出來,讓別人看到、接觸到有所感動,來向你學習,這才叫度眾生。世出世間聖人,度就是教化人、教導人,怎麼教法?先要做到,身行、言教。身行放在第一,就是身教,我要把它做到。別人看見了,想跟我們學,他發些問題,你再以言語教導他。一定是先把它做到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十三集) 2010/4/27
我們了解歷史,對阿彌陀佛就生感恩的心,他建立西方世界,接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當中的六道眾生。四聖法界的人好度,六道眾生不好度,他煩惱不能斷。接引這些眾生到極樂世界去,用現在的話,移民。這個地方學習的環境不好,障緣很多,極樂世界是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,那個地方的學習條件是樣樣都具足。有好老師、好環境、好同學,在那個環境當中,不知不覺我們的煩惱習氣都能夠淘汰掉,這是非常難得,非常殊勝。「有佛國土」,我們這個世界上沒佛。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間很短,從出生到入滅八十年,從開悟到教學四十九年。他三十歲開悟的,教學是從三十歲開始,七十九歲走的,我們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,外國人講實足年齡七十九歲。阿彌陀佛在那個世界是常住,眾生無量壽,佛也無量壽。不但阿彌陀佛在那裡教化,十方諸佛常常到那個地方去講經教學,阿彌陀佛開學校,十方諸佛到那裡是以教授的身分、以老師的身分到那個地方。阿彌陀佛也有兩個助手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是他兩個助手,一個主持行門,一個主持解門;大勢至菩薩主持解門,講經教學,觀世音菩薩主持的是行門,指導你怎樣實修,我們講真幹。所以進步就非常快速,這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法門。選擇其他法門不行嗎?真的不行,就是我們煩惱習氣放不下,才選擇這個法門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二十三集) 2010/4/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