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


我們要問,凡夫成佛需要多久的時間?給你講真話,就是一念,一念覺凡夫就成佛。這個覺,我們可以用這部經的經題來說,這部經的經題講修行的、講修因的,五個字「清淨平等覺」。我們要知道,這五個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清淨心成正覺是阿羅漢,平等心成正等正覺是菩薩,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就是覺這個字,一念之間。我們知道這個方法,明白這個道理,深信不疑,問題在哪裡?問題在放不下,放不下就是不覺、不平等、不清淨。在這個狀況之下,我們一生當中要想成就,除念佛法門之外,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,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,漸修裡頭的捷徑,一生準能成就。成就早晚,到西方世界成就品位高低還是在放下,這才知道放下多重要。佛為什麼要這麼樣強調放下?因為這世間一切全是假的。你現在想回歸真性,真裡面沒有假,所以假的東西帶不去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貢高我慢是假的,嫉妒這個念頭也是假的,貪瞋痴還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,為什麼不放下?放下,我們念佛有把握;放下,我們知道品位很高。三輩九品往生,善導大師說得好,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特別原因。我們凡夫,博地凡夫如果遇緣殊勝,你就很可能在這一生當中實報土上品上生,跟釋迦佛、跟六祖惠能大師沒兩樣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  2010/6/10
 



 
 
放不下,放不下是什麼?沒有真懂。怎麼辦?這個經多讀、多聽。如果真正把古人修行這一招學到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就成就。所以念佛人,這真念佛人,這不是搞假的,應該放下的全都放下,不應該放下的就堅固的執著。這個法門教我們執持名號,執就是執著,持就是保持,也就是只執持一樣東西,六字洪名,你就決定得生淨土。心裡面有佛,心裡面憶念,口稱名,身禮敬,恭敬心不能中斷。我跟佛像不對面,恭敬心還有沒有?還有。怎麼能生起?你不知道;你要真正知道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他是哪尊佛?我們念阿彌陀佛他就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在你面前,阿彌陀佛就在你左右,就在你周圍。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阿彌陀佛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這是事實真相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  2010/6/10


 

 
 
為什麼勸你放下?道理在此地。你要想爭,你要想求,你的心被染污,你有自私自利,有自私自利,平等心就沒有,迷而不覺,這叫眾生。佛幫助我們,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知道放下是正確的,永遠放下。所以佛家講的捨得,雙重意思,你捨是布施、是供養,你修財布施肯定得財富,愈施愈多,你法布施肯定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肯定得健康長壽,這是佛告訴六道眾生迷而不覺,心裡面有欲望想求得,告訴你這個方法有求必應,沒有一樣求不得的。你為什麼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求?你用了錯誤的方法,用了非法的方法,叫邪法,得到的還是你命裡有的,你說冤不冤枉?命裡沒有的,你怎麼求都得不到。我們求佛菩薩,佛菩薩感應幫忙我們得到,依然是你自己修的;你自己要不修,佛菩薩一絲一毫都幫不上忙。佛菩薩對你的加持幫忙是相對的,你有一分功德他幫你一分,你有十分功德他幫你十分,是相對的,不增不減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  2010/6/10

 


 
 
我們要想得到諸佛如來多分的加持,我們真的要用功,我們要多放下,多放下就得到。譬如財施,你發了財,發了財怎麼辦?把你所發的那個財再統統施掉,學范蠡。吳越春秋那個時代,越國有個大夫叫范蠡,幫助越王勾踐復國,這是世間第一等難事,國家被滅亡還能發興,還能夠興旺起來,不容易。他知道這個國王的個性,可以共患難,不能共富貴,患難的時候大家同心協力救國家、救民族,把敵國打敗,自己勝利也統一了。像這樣能幹的人沒有必要了,沒有必要到最後的手段處死。范蠡非常聰明,幫助勾踐恢復了國家,他就逃走,跟越王沒打招呼,偷偷溜了,改換姓名,本來姓范,他改成姓陶,人家不認識他,叫陶朱公,去做生意去了。做了幾年發大財,把這些錢財施捨給貧苦的眾生,自己從小本生意再做起,沒幾年又發了,發得快,布施得多,命裡財多,又散了,三聚三散。所以中國大陸拜財神,財神是范蠡。台灣拜財神是關公,關公與發財毫不相干,關夫子是忠義,是忠義的典型,忠義的表率,他跟發財沒有關係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  2010/6/10

 


 

在今天這個社會,絕對不能要求別人跟我和,你要這樣要求,你一直到老死,你都遇不到一個人,誰願意跟你和?只有自己發心跟別人和,跟別人和的話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,要學吃虧,要學忍讓,要學得道地。這個社會上的人都會說你是傻瓜,你太笨了,舉世之人看到你都是一個異人,跟人家不相同的,怪人,怪異。諸佛菩薩讚歎你,為什麼?你即使沒有學佛,你來生肯定生天堂,十善生天堂。如果你能把這十條引申,引申到三千條,你就出六道輪迴,到四聖法界去了;如果再不斷向上擴展,擴展到八萬條,你就成佛。怎麼落實?落實《弟子規》就是落實十善業,你們拿去比對比對,《弟子規》裡面講一百一十三樁事情,你看哪一條屬於布施,哪一條是持戒,哪一條是忍辱,你去把它核對一下,全在裡面。《太上感應篇》字字句句也在裡面,一而三,三而一。十善業道是總綱領,《弟子規》是細行,細行裡面的綱領,教我們什麼?教我們謙卑,教我們對人要尊重、要有禮貌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  2010/6/10

 


 

我們要不要愛護眾生?要愛護,決定不能殺害眾生,你愛他,他也愛你。我昨天從馬來西亞回來,晚上房間裡面有一隻蚊子,我就趕快跟牠溝通,我說「蚊子菩薩,你從哪裡進來的,我不知道,你還從那個地方出去。」我跟牠溝通之後,我自己看我讀的書,可是第二天早晨起來蚊子不見了,就是今天早晨,半夜睡覺的時候也看不到牠,不曉得到哪去了。決定不能動念頭殺牠,這不可以,牠很可愛、很聽話,一溝通牠自己就走了,我們門窗都關著,不曉得牠從哪裡出去的。

連花草樹木,我們都跟它溝通,我們在澳洲院子很大,所以種個大菜園,我們對於這些花草樹木,裡面有很多水果,種了有三十多種不同的水果,跟這些樹木花草。我們對它禮敬、對它讚歎,要對它供養,照顧很周到,草特別綠,花特別香,果特別甜。小鳥要吃,小蟲也要吃菜,小鳥要吃樹上的水果,我們跟小鳥也約法,指定幾棵樹,那幾棵樹是供養你們,我們照顧都很周到,你到那邊去吃。真聽話,好鄰居和睦相處,互相尊重。菜園裡面的小蟲,這個我們做了十年,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的,牠們吃菜到那邊去吃。所以我們不必再加別的方法去防護,用不著。你看農夫種的水果樹,水果長大都用個小袋子把它包起來,我們不需要,為什麼?蟲不會到那裡吃。我們一部分供養牠,牠也尊重我們,牠要留一部分給我們。統統有靈性,山河大地有靈性,確實有山神、有土地神,所以對山河大地要愛護,不能隨意破壞。佛家《戒經》對出家人說,「清淨比丘不踏生草」,這草長得很活潑,你要走近路,你去踐踏它,這是對它不尊重。有路一定要繞路走,除非是緊急狀況不得已,可以,不是緊急一定要遵循規矩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五十三集)  2010/6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