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不害怕,諸位要知道,死是身有生死,靈魂沒有生死。如果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,靈魂也沒有,那我們大可不必學佛,也用不著修行,像一般人講的人死如燈滅,死了什麼都沒有了。不是這麼回事,身死,靈魂不死,靈魂又去投胎去了,這就講到六道輪迴,這個事情麻煩。我們真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決定不能死。我在過去講經時候講過很多次,死了就不得了!那麻煩太大了,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淨土,往生淨土是成佛去了!
能不能做得到?人人能做到,只要你懂得印光法師這個啟示,常常想到我的壽命就今天一天,不要想有明天,今天一天,你還有什麼放不下?只有今天一天,今天是最後的一天,我應該辦什麼事?老實念佛,那不就成功了嗎?怎麼個念法?我這個身體每一個細胞都是阿彌陀佛,每一根汗毛都是阿彌陀佛。我再睜開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,聽聽外面的聲音,六根所接觸的沒有一個不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周遍法界,這就是念佛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
我們修行修什麼?就是修心。我們心清不清淨?平不平等?清淨心是戒律,平等心是禪定,正覺心是智慧,戒定慧。我們怎麼學戒定慧你就明白了,持戒如果心不清淨,你那個戒白持了;修定沒有開智慧,那個定也白修。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所以持戒是手段不是目的,是要達到禪定,就是達到平等,平等才是定。我們果然清淨心得到,給諸位說,這個三災,水災就沒有了。平等心現前,地震就沒有了。今天有個同學拿一篇資料給我看,最近大概不到一個月,六級以上的地震在全世界各地有十幾次,這麼頻繁,什麼原因?六級以上的,多可怕,到八級的。覺悟之後,風災就沒有了,愚痴是感風災。這個心要是證到平等,地球溫度就不會上升,就會恢復正常。所以佛教導我們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貪瞋痴感應的是災難、是反常,戒定慧是正常。所以要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,一個方向「西方」,一個目標「極樂世界」,一個願望「親近阿彌陀佛」,我們這一生就成功了,其他的是假的。廣學多聞是不錯,這來不及了。所以我常常勸一些同學,廣學多聞好,到極樂世界去,為什麼?到那個地方去,頭一個我們得的一個條件是無量壽,再多的東西,行!我有的是時間。這個地方生命太短促,我們不能浪費時間,浪費不起。而且在這個世間智慧沒有開,學東西學得不會圓滿,一知半解,當中還犯很多錯誤,那又何必?所以要老實、要聽話。佛教給我們的一向專念,佛教的,這是《無量壽經》上經文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
古大德說,四十八願哪一願最重要?大家都稱說第十八願,十八願是十念、一念都能夠往生。條件是什麼?條件是具足信願。這一念、十念是指什麼時候?是指你往生的時候,你離開世間的時候,就是最後的念頭,最後那一念是阿彌陀佛,那一念就往生。所以臨命終時最後一念,如果還念著家裡一些財產,那完蛋了,那到鬼道去;要是一念哪個人冤枉我,我還恨他,那到地獄去。最後一念是你從這個地方死到底下的往生,關鍵在那一念,所以那一念太重要了。送往生最重要的,就是幫助他最後一念別忘記阿彌陀佛,我們在他旁邊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提醒他,那個功德無量,叫他不要有其他念頭。古大德做得更好,家親眷屬不准接近他,他在快要斷氣的時候,家親眷屬免得引起他的情執,一引起情執馬上就墮落,就三惡道去了。家親眷屬離開,這些同參道友來幫助他,這正確的。家親眷屬是學佛的,最好也離開,看到是他的兒子、孫子,他會動感情,那個時候一動問題就嚴重,所以家親眷屬避開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
念佛往生淨土去作佛,人人都有分,鬼神也有分,天人也有分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也有分,問題就是你有沒有這個福報,緣分你能遇到,遇到了你相信,你就發願往生,那就成了。照理說應該是菩薩、阿羅漢比我們容易,為什麼經上說十法界往生是以人間為最方便,這什麼原因?《四十二章經》裡有個比喻講「富貴學道難」,富貴人享福,把學佛這個事情忘掉,疏忽了;貧窮學道也難,貧窮他生活太苦,三餐飯他都落不著吃,他忙著生活,沒時間來學佛。而人道呢?不算很富足,但是也不是清貧,就小康之家,容易覺悟、容易修行,方便在這個地方,這個我們能體會到。天人生活比我們好,福報大;三惡道呢?太苦!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
諸位要是看看慈雲灌頂法師的《大勢至圓通章疏鈔》,《大勢至圓通章》很短,二百四十四個字,它那個註解這麼厚一本,我看的是線裝書,那麼厚一本。末後的一頁,我當時看的時候就看不懂,它講念佛人一百種果報,第一句就是念佛人墮阿鼻地獄、墮餓鬼、墮畜生。我看了非常疑惑,我拿著這個本子去問老師,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學經教,我說「老師,念佛是好事,念佛怎麼會墮地獄?」老師一看,「這是大問題,這問題重要,我不跟你一個人說,講經的時候我來給大家講講這個道理。」真的,你用什麼心念佛?你念佛沒有斷貪瞋痴,貪瞋痴慢疑叫五毒,你用這個五毒的心念佛還是墮地獄,所以不能不懂因果。那佛有沒有白念?佛沒有白念,阿賴耶識種了佛的種子,你造作的罪業先受報,等你地獄出來之後,那不知道到哪一世又遇到人身,再遇到佛法,遇到淨土,你繼續再修。所以只能說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念佛的種子,這個種子永遠不壞,後來一定會起作用。這個利益也很殊勝,可是六道輪迴裡頭你還要吃盡苦頭。所以念佛要用菩提心去念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你用這個心去念完全相應,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
淨土宗的祖師跟其他宗派不一樣,其他宗派是代代相傳的,一代傳一代這樣傳下去的,淨土宗沒有,淨土宗不是代代相傳,而是這個大德往生之後,底下一代人肯定他對淨宗有特殊的貢獻,尊他為祖師。所以淨土宗的祖師是民選的,不是一代一代相傳,是民選的。像近代,印光大師對淨土宗的貢獻很大,大家公認他應該是第十三代的祖師。如果祖祖相傳的時候,應該都是六、七十代,淨土宗才十三代。如果這一代沒有這樣的人,那就沒有得選的,真正出現對淨宗修持、弘揚有特殊貢獻的,這後人尊稱他為這一代的祖師,祖師是這麼來的,所以民選的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
有很多人來問我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在國內、在台灣,都有我們佛門的那些大德反對,不應該做這個,來問我。我說如果會集我們不承認,認為這是不如法的,問題就很多,現在寺院裡面我們用的早晚課,早晚課的本子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,裡面用的經文、儀規都是會集的,那這也不能用。你們平常做的一些佛事,像《慈悲三昧水懺》、《大悲懺》、燄口、水陸,這些本子全是會集的,那統統都不能用。寺院裡做早晚課就是讀原文那才對,那我們許許多多寺院都成問題,都不如法。你看看佛門的會集東西有多少,古來祖師大德的,所以這個道理要懂,不能不講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集) 2010/4/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