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


佛法修行沒有別的,就是放下,徹底放下。布袋和尚表法表到位了,這五代後梁時候,布袋和尚,是彌勒菩薩,我們中國人稱他叫歡喜佛。這是個傳奇人物,但是《高僧傳》上有他的傳記,傳記裡不知道他的姓名,沒人知道,哪裡人也不知道,出現在浙江奉化。他居住的地方是雪竇寺,這個寺廟現在是彌勒菩薩的道場,他在那邊住過。胖乎乎的、笑眯眯的,每天到外面去化緣,不管人家給什麼東西,都往布袋上放在裡面。有一次在路上,遇到幾個人向他老人家請教,什麼是佛法?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,兩個手垂下來,做出這麼一個姿勢,一句話也不說。人家看了一看,這是放下,放下之後怎麼辦?他把布袋背上就走了,理也不理人。他真的答覆了,真的講清楚了,什麼是佛法?放下是佛法。你看看,我們在大乘教裡,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,放下分別就是菩薩,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,自始至終就是教你放下,放到什麼都沒有了,連放下也放下,你成佛了。

成佛之後怎麼樣?提得起,放得下,提得起。提起來什麼?提起來是普度眾生。這個「度」用現在話來說就是幫助,幫忙、協助,眾生有苦難,你得幫他,眾生在迷惑沒有覺悟,你得幫助他覺悟。用什麼方法?講經教學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  2010/4/19




 
 
執著對我們的傷害多大,給我們帶來多大的痛苦,六道太苦了。佛說得這麼清楚,我們現在也知道,我們能不能把執著放下?還是不行,還是要執著。這什麼原因?習染太重,時間太久,養成了習慣,有意無意它就起現行。修行怎麼個修法?時時刻刻能警覺到,宗門大德說得好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為什麼不怕念起?念念相續,它怎麼會不起來?它成習慣,它會起來。起來不怕,問題是你要覺悟,你要清楚,你不能被它迷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  2010/4/19


  

 

我們如果在這一生把機會抓到,什麼都放下,一心念佛,真的往生淨土,是不是這一生才開始的?不是的,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看到,過去生生世世都在學佛,學了多少世,這一生成功了,脫離六道輪迴。你就感到非常幸運,你會很感恩阿彌陀佛,為什麼?如果不是這個法門,你要搞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裡任何一個法門,你這一生決定不能成就。為什麼?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放下煩惱,你才能上升,這個法門不必,煩惱習氣不必放下,這就容易。死心塌地跟阿彌陀佛跟定了,一步也不肯捨,就到極樂世界去了。你看這是執著。所以淨宗不怕執著,執持名號,這是執著,持是保持,不能失掉,堅固的執著,執著阿彌陀佛,其他的都不要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  2010/4/19

 


 

我們分別執著沒斷,這個習氣不就帶到極樂世界?沒關係,極樂世界的人統統沒有分別執著,你到那個地方去,很快,幾天就習慣了,你那個分別執著習氣也會放下了。為什麼?分別執著是因為你想得的東西、你的欲望得不到,你才執著,如果一切你所需要的,你念頭一想就來,不要就沒有了,你看這個多自在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,你到極樂世界,你想什麼都有,統統能得到。古德常講「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」,不需要人工的,衣服不要去買衣料,也不要裁縫,一想就穿在身上了。想吃的時候百味飲食,經上常講「百味飲食」,它有典故的,吃飯的時候是一百道菜,這是從前皇帝的,皇上的飲食是一百道菜,不管他吃不吃,他每餐是一百道菜,百味飲食。你的物質生活跟帝王一樣。也不需要人工,你這一想,東西就在面前,吃了,不要了,不要就沒有了,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這真的嗎?真的。為什麼是真的?科學家告訴我們,能量可以變成物質,物質可以變成能量。現在在我們這個世界,能把物質變成能量,核子彈就是從這裡發明的,可是能量變成物質現在做不到,知道有這個可能,做不到。極樂世界做到了,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,他不需要用儀器,他用意念,念頭,他心想要什麼東西,能量就自然變成物質,他受用;受用不要了,物質化成能量,烏有了,不需要儲藏。他們居住的宮殿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,要什麼有什麼,沒有儲藏室,你說多自在。在這個環境,你住下去之後,你的妄想慢慢就沒有了。你還想要錢嗎?錢要多少有多少。你要黃金,人家黃金是鋪地的、鋪馬路的,你有沒有把馬路柏油放一堆擺在家裡?我相信你不會。為什麼?我們這裡黃金太少,稀有金屬,他那裡太多了。你要七寶,一顆小小金鋼鑽做個戒指戴著很美,人家那個是幹什麼的?人家大塊金鋼鑽是建築材料,是蓋房子用的材料。所以到那個世界,對物質享受的貪心馬上就沒有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  2010/4/19




 

早年我講經的時候,那時候大概我四十多歲,我三十三歲出來講經的,有法師來問我,他有懷疑。他說是不是《往生傳》、《淨土聖賢錄》講的這些人,他們開始念佛到往生,他壽命剛剛就是三年,壽命到了,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去了?拿這個問題問我。我說你這個想法不合邏輯,一、二個人,三、四個人,可能是的,那太多了,太多這講不通了。他為什麼三年去了?只要他功夫成片,他有壽命他不要,他提前走了,念到功夫成片就生死自在。這才講得通,才講得圓滿。有人念到這個程度,他還不走,那是什麼?他跟這個世間眾生有緣,既然有緣,他就得多帶幾個人去,帶的人愈多愈好,他就留下來。他生死自在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他真有這個能力。這樣的人你細心去觀察他,他絕對沒有自私自利,他決定沒有名聞利養,決定沒有貪瞋痴慢,你細心觀察。但是辦事的時候他有表演,他也發脾氣,那像唱戲一樣,不這樣事情辦不通,心裡頭確實沒有。我們中國諺語形容這個人「刀子口,豆腐心」,心地很軟,那是屬於辦事的,那叫善巧方便,不是真的,細心觀察你能夠看到。這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再來人,他可以去,他能夠緩幾年,多住幾年幫助有緣眾生。如果沒有緣,他就走了,沒有緣就是他來教沒人聽,人家不相信他,他就走了。走也是度眾生,他走的那個瑞相,讓一般人看到生起信心,發心學佛。所以,他走也是度眾生,留在世間也是度眾生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  2010/4/19




 

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一句話,「無住生心」。為什麼說它作道妙?惠能大師在這一句開悟的,我們中國人俗話講在這一句裡頭得道的。五祖忍和尚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當然是講大意,因為六祖不認識字,肯定沒有看經本,講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,明心見性。那個時候六祖二十四歲,很年輕,五祖把衣缽就傳給他。半夜,衣缽傳給他,叫他趕快走,什麼原因?祖師也是表法給我們看的,也是叫我們學習,就是嫉妒障礙不能避免。神秀跟五祖多少年了,在同學當中他是首座,就是班長,是忍和尚的助教。同學們講五祖要傳法,大家心目當中想肯定是傳給神秀,怎麼會是別人?現在衣缽傳給一個從別的地方來的、大家都瞧不起的。寺院裡那麼多人,一千多人,那些人心能服嗎?五祖怎麼能把衣缽傳給別人?不可能的事情,肯定要去把它追回來,大概老和尚年歲大了,一時糊塗,把衣缽傳給不相干的人。所以五祖說你趕快躲,最後躲在獵人隊裡躲了十五年,十五年大家把這個事情淡忘了,他才出來。這個教訓我們要記住。釋迦牟尼佛當年開悟,到處講經說法,嫉妒的人多。六師外道的嫉妒,那是其他宗教方面,這是外人,家裡面人有沒有嫉妒的?有,提婆達多,這是頭一個嫉妒他的。佛有真實的智慧、真實的德能,能包容他,能夠迴避他,他有這個能力。這些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的,佛祖成就都是那麼樣的艱難,我們要想平平安安、穩穩當當的成就,哪有那麼大的福報!所以這一切障礙是不能避免的,要用智慧、要用德行、要用耐心去克服。一切障礙對我們來講都是考驗,我們關關都通過,及格了,你就成就了;有一關通不過,你就墮落,這一墮落,不知道要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夠再接著修。真修行人,真正想在一生成就的人不能不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五集)  2010/4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