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伽他」也是梵語,「舊作偈」。這個舊,新舊的舊,是指玄奘大師以前所翻譯的,這稱為舊譯,玄奘大師以後叫新譯,這是翻譯有新舊,以玄奘大師為界限。新譯翻作「頌」,讚頌這個頌,古時候翻作偈,但是現在這兩個字都通用,而且用得非常之廣泛。「頌者,讚也,歌也」,偈也是這個意思,偈也就是讚歎、詩歌。採用偈頌的意思有兩種,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意思,「偈文少字之中能攝多義」。偈頌跟中國的詩歌非常類似,它也很整齊,下面我們看到經文上的偈頌是七言,像中國的詩一樣,詩歌一樣,一句七個字,四句是一首。一首裡面有講很多事情,有講四樁事情、六樁事情都有,也有四句講一樁事情。它很活潑,而且押韻,押韻沒有中國詩詞裡頭那麼嚴格,沒有那麼嚴格,它也不講求平仄的對仗,這些它都不講求。在佛法裡面,這是一種體裁,前面十二分教裡面我們都已經讀過。這是少字含多義,「易解易持」,讀起來很順口,所以容易記得,也容易理解,這是第一個意思。第二個意思,「偈音美妙,用之讚詠」,可以把它譜成曲來演唱,偈頌都可以演唱,這是說這麼兩個意思。
通常在大乘教裡面,也有說兩個意思,跟這裡講的不太一樣,這個地方講的兩個意思,實際上就是大乘教裡面講的一個意思,舊譯裡的一個意思。另外一個意思,特別對重頌來說的。佛講經教學,學生不固定,不是像現在學校很整齊,都是報名來參加的,佛講經法會不是如此的,所以就有先來後到。先來的,佛講的他都聽到了,那後來的,後來的沒聽到,前頭講的意思沒聽到。佛常常用偈頌這種方式再講一次,讓後來的人也能夠了解佛前面講的什麼意思,這種偈頌叫重頌。長行文講了,後頭用偈頌又講一遍,用意在此地。說明佛的教學很慈悲,連後來的、後到的這些學生,他統統都顧到,都兼顧到。顯示出佛法所說的不捨一人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在講經教學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六七集) 2010/10/15
我們身體疾病是心態不好,什麼樣的心態?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,這個心態不好,就是佛法裡講的煩惱,分別執著。這個東西要能夠放下,恢復到好的心態,好的心態與自性的性德相應。中國古人,老祖宗教導我們的,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,這些思想好,這個念頭好,如果有這樣的念頭,我們身體的病就復原。身體病是我們的細胞變成病毒,這個病毒的根源就是不善的念頭;換句話說,不忠不孝、不仁不義這樣的念頭帶給我們的疾病,我們念頭一轉變,身體就好了。同樣的道理,地球今天出了麻煩,根源在哪裡?根源還是我們不良的心態,如果我們的心態轉過來,地球上所有的災難都沒有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六七集) 2010/10/15
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平等、覺很難,至少我們要恢復清淨,只要有清淨心,決定生淨土。淨宗裡面常常講「心淨則佛土淨」,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就相應。怎麼樣清淨?必須把世間這些順逆的境緣統統放下,不要再執著了。
我們辛辛苦苦在這裡賺了一些錢,被人騙了、被人坑了,心裡很難過,這個念頭不好,這個念頭什麼?將來會到餓鬼道,會去討債。這是因果報應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,糾纏不清,這個事情麻煩。你真正搞明白了,放下,想到什麼?想到他是未來佛,他本來是佛,我本來是佛,我拿這個供養他就好了,那不就心開意解、歡歡喜喜的,有什麼了不起!是善是惡都在念頭,你只要把念頭放下,善惡二邊都不著,清淨心現前,這才是大利益!然後你會感激,那個騙我的人、坑我的人他是菩薩,要沒有他,我怎麼會放下?他這一示現,我明白了,放下了,不但不怨恨他,還感激他,他幫助我提升境界,他幫助我回歸到清淨心。我們要問,他還有沒有報應?他有,他要不回頭,不像我這樣一樣的回頭,他有性罪。因為什麼?欺騙別人、侮辱別人、毀謗別人、陷害別人,這都是有罪的,這個罪他逃不了,他必須會要受。除非懺悔,真正懺悔,徹底放下;如果不能懺除,這都是三惡道,很麻煩!因果是真的,不是假的,人真正明瞭因果,心就會有約束,決定不敢為非作歹;不但不敢做,念頭都沒有,不善的念頭都沒有。這樣的人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為什麼?慢慢的遠離這個世界了,這世界染污,不乾淨,遠離穢土,我們將來生淨土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一六七集) 2010/10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