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


參加這個法會一萬二千人,「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」,今天來參加無量壽經法會的這些人不是普通人,佛經上所謂的大權示現。那個大,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,他們來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,做種種示現,正所謂是「一佛出世,千佛擁護」,這是說多,也不止一千。這些諸佛、法身大士,有的示現做佛的學生,出家、在家的,有些示現做佛的護法,還有一些示現反派的,來障礙佛法的、來找釋迦牟尼佛麻煩的,不是平常人,提婆達多也是古佛再來的,他來示現的,六群比丘。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你讀善財五十三參就有味道了,你就曉得,那都是諸佛如來做種種示現,成就一個修行人。

修行人如果真會,成佛要多久?一生;這是普通人,不是上上根人,上上根人成佛是一念之間。一般人成佛,在一生當中肯定可以做得到,你真正能夠理解、真正能夠下定決心放下。先從自私自利開始,從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從這下手,不斷向上提升。煩惱習氣很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,外緣誘惑的力量太大,這都是事實真相,如果我們沒有耐心,不能吃苦、不能忍辱,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。怎樣幫助我們?讀經、聽教,這是最好的方法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 


 

我這一生,學佛五十九年,講經五十二年,沒有被世俗所感染,得力在哪裡?得力在天天講經、天天讀經,每天沒有離開經教,沒離開經教,沒有離開佛菩薩。每天講經有這麼多聽眾,聽眾都是佛菩薩,都是我的善知識,他來督促我,他天天要聽,我天天就得要學,我不學拿什麼講給他聽?他們在督導我。我心目當中他不是聽眾,他是我的監學,他們都是我的老師,做出種種的示現。學生是誰?我自己是學生。像善財童子一樣,自己是學生,除自己之外,全是諸佛菩薩,做種種示現,順境、逆境、善緣、惡緣,來成就我、來幫助我,所以善財一生成佛了。如果我自以為是,我是老師、我是法師,你們都是我的學生、都是我的徒眾,給諸位說,我不但不能夠成就,恐怕還要往下面墮落。為什麼?有這些念頭肯定生貪瞋痴慢,傲慢,你肯定造罪業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
  

 
 
你看到這些德能我們自性裡面統統都有,只是現在迷失了。看了之後就要有一個意念,咱們要把性德找回來,太好了!如何找回來?把煩惱習氣放下,它就又回來了。我們能放下一分它就顯一分,能放下兩分它就顯兩分,不一定要圓滿放下,圓滿放下你就成佛了,就圓滿的現前。只要真幹,你會充滿信心、會充滿法喜,那就是佛門裡常說的煩惱輕、智慧長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



 
 
讀經也有妙訣,會的,有受用,而且很快速,不會的,那就難了。會的是什麼?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長時薰修他得個中三昧,三昧是定,清淨心現前。因為你天天想它,你沒有工夫去想其他的,你就把世間拉拉雜雜的東西全放下了,你心裡裝的就一樣,《大乘無量壽經》,你就這一樣。裝久了,煩惱習氣自然就斷掉,煩惱斷了,三昧現前,再時間久了,你會大徹大悟,你在《無量壽經》上開悟了。一悟一切悟,不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所講無量大法,你全通了。為什麼?不離自性。你把能生能現能變都找到了,所生所現所變的你沒有一樣不通達,全明白了。這個信息好,這個信息很難遇到,我們遇到了要相信,相信你就有福了。為什麼?相信你真就想學,如法修行,那你真得利益。你要不相信,你學習的意願發不出來,在佛家講,菩提心發不出來。所以信解行證,對於佛菩薩的教誨不能夠透徹理解、正確的理解,你怎麼修法?你修學都是錯誤的,再用功、再努力收不到效果,最後對佛法喪失信心。如果喪失信心,生起懷疑,再毀謗佛法,那造的業就更重,那不如不學。這是學佛同修,無論出家在家,不能不知道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 


 

真正想學,紮根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,你沒有根,再努力也是枉然。像種樹一樣,沒根,你怎麼種它也活不了,根重要。在中國古時候,學佛的人四個根,所以世世代代都有證果的、有開悟的,得定的就太多了,得定是得清淨心。開悟、證果,平等心、正覺心都現前,正覺就證果了。這四個根,要知道中國佛教從唐朝中葉以後,不再用小乘紮根,之前是小乘,有成實宗、俱舍宗。唐朝中葉以後,我們的祖師大德提倡用儒、用道代替小乘,所以儒釋道變成一家。我們今天要紮根,用我們老祖宗教誨行,因為這一千七百多年來成就的人太多了。我們用儒家的《弟子規》、用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、用佛法的《十善業道》,這是三個根,出家人還要加一個,《沙彌律儀》,四個根,你的成就才殊勝。《嘉祥疏》這句話「游心空理」,我們今天這句話做不到,這句話確實法身菩薩才做到。我們今天能夠「游心彌陀」就不得了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。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完全遵守三個根的教誨、四個根的教誨,這是現代的聖人,佛法當然就興旺起來。佛教的興旺要靠弟子們認真努力學習,社會一般大眾不至於誤會,自然尊重你、擁護你、向你學習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 


 

真學佛,你不能不認識釋迦牟尼佛、你不能不了解釋迦牟尼佛,你像他那個樣學習,哪有一生不成佛的道理!佛教我們放下,他真放下了,他什麼都沒有。他過的是最簡單的生活,三衣一缽,這是他財產,全部的家當三衣一缽,都在身上。真的,要我們俗人來講,在你身上的是你自己的,不在你身上的,不是你自己的,至少有這個觀念。你身上有錢,身上荷包裡多少錢,那是自己的,在銀行存的不是你的。這個房子,你在這個房子,在家裡住著,在家裡,是你自己的,你出了門之後,這房子不是你的。諸位在日常生活當中能作如是觀,你就接近佛法了,你那個貪瞋痴慢慢慢就化解掉,這是事實真相,不能不明瞭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 


 
 
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做出的榜樣,所以我們要學他,要學得跟他一樣。他一生從事什麼事業?教學,從三十歲開悟那天起就開始教學,到七十九歲圓寂,四十九年沒中斷,沒有一天缺課,非常認真負責的老師。他的身分是職業老師,給諸位說,他跟宗教風馬牛不相干。今天提到佛教,大家都認為這是宗教,我們不肖,把釋迦牟尼佛貶到宗教裡面去了。所以我說我們四眾弟子都有罪過,老師一生教學,怎麼會跑到宗教裡面去,哪有這種道理?佛法傳到中國來,我們從歷史上去看,到清朝初年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到嘉慶都還是教學。佛教變成宗教的歷史不超過三百年,這是近代的事情。從前寺院、庵堂是學校,歷史上多少成名的人,讀書在哪裡讀書?在寺院裡面讀書,寺院是學校,讀書的人可以住在寺院,寺院很慈悲,能接待他。寺院裡面的出家人個個都是好老師,有能力教導你。以前考舉人、考進士,到哪裡念書?都到寺院,寺院有經書,不僅僅是佛經,藏經樓是圖書館,裡面什麼都有。不缺老師,學生有任何問題,找出家人,出家人都能教你。所以有錢的人在寺院裡面住,交一點伙食費,沒有錢的人,寺院也照顧你。你們看看范仲淹,他一生念書在廟裡頭,家裡很窮,所以在廟裡面伙食自理,他每天煮一鍋粥,把粥煮得比較濃一點,劃分四塊,過這種窮日子。書念得好,你看以後考試得到功名成就了,出將入相,他感念寺院成就了他,要不然他到哪裡念書?所以,古代寺院對社會的貢獻非常大,替國家造就多少人才。這些歷史我們不能不熟悉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

 


 

從前寺院是學校,沒有經懺佛事,寺院裡面的執事名稱現在還延用,但是已經變質了。寺院的住持、方丈,他是什麼職位?校長,首座和尚是教務長,維那是訓導長,監院是總務長。你看看跟現在的學校分工是不是相同?首座和尚,一個寺廟裡好幾個人,不是一個,分座講經。殿堂是教室,講經的法師很多,不是一個,跟學校一樣,分班,但是都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這個講堂講《華嚴經》,那個講堂講《法華經》,另外一個講堂講《無量壽經》,你想學什麼你進哪個講堂,你只能學一門,不能學兩門。所以從前叫到寺院討經單,到那邊去報名,講堂給你一個座位,宿舍給你一個床舖,你可以安心在那邊學習。期限是一部經,一部經學完你可以離開了。如果再想學一部,那就再報名,再學一部,可是一部經通常都要講幾個月,長的要講一、二年。真的,它是學校,怎麼會變成現在這種樣子!我當年學佛也很奇怪,我就問老和尚,那個時候我跟台灣道安老和尚,他很照顧我,年歲也很大。我向他請教,我說這種經懺佛事是怎麼起來的?誰搞出來的?他想了一想,他說,很可能唐明皇搞出來的。他也有他的說法,因為唐明皇那個時代遇到安史之亂,安祿山造反,楊貴妃引發起來的。這個動亂幾乎把唐朝亡掉,幸虧郭子儀這批人把這個動亂平息,平息之後,唐明皇在每一個戰場建一個寺院,叫開元寺,就是開元年間動亂的。每個地方建個開元寺,建這個寺追悼死難的軍民,這是開端,就像忠烈祠一樣是紀念的性質,請這些出家人誦經給他們超度,迴向給他們。國家這樣做法,所以民間老人過世也請法師來念念經。當然那是偶然的,能請到法師到家裡去念經,一定都是達官貴人,不是平民,而出家人做這個事情是附帶的,偶爾附帶做的。可能,道安法師告訴我,可能這就是起源,因為以前沒聽說過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七集)  2010/7/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