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


阿彌陀佛在十九願裡面,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,往生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就是三不退,你就圓證三不退。這是稀有難逢!要知道這樁事情是真實的,這樁事情才叫大事,遍法界虛空界,一切諸佛剎土裡沒有比這樁事更大的。我們今天有幸能夠遇到,能不感恩!能不珍重!能不發心在這一生成就!那你就大錯特錯,沒比這個事情更重要了。怎樣才能去?印祖教我們,把「死」字貼在額頭上,就是時時刻刻想著我就要死了。這什麼意思?這是叫你放下身心世界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教你這個。我也常說,勸勉同學,我把今天這一天做為我這一生當中在這個世間最後的一天,今天是我最後的一天,什麼事情我應該做,什麼事情不應該做,不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!應該做的,就是發心念佛,求佛接引,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再次要的。這些次要裡面,第一個次要的,幫助有緣眾生,勸導他們發心念佛,這是次要的,再次要的可以放下了。必要的時候,這樁事情也能放下,先到極樂世界,到極樂世界成就之後再來不遲!這是世尊出現在世間為一大事因緣,這就是一大事因緣,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把這個緣分抓住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



 
  
阿彌陀佛能分身教化極樂世界一切眾生,為什麼不在我們這個世界教我?我們的業障太重,佛示現了來教我,有沒有?有。什麼樣的人?真修了,有福報、業障輕的人。業障重的人不行,為什麼?他不接受,他不尊重。佛菩薩天天給他講話,天天現身給他看。不得了,這是魔!要想盡方法把魔驅走,這反常!社會我們也不允許。不是佛菩薩不來,緣不成熟,偶爾是幾個人成熟的,這就是所謂的佛度有緣人。真信,肯發願,肯發菩提心,肯發求生淨土的願,願心懇切,他就有感應;願心裡面還有一點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,就不行,感應就沒有了。我們也曾經遇到有感應的人,他有沒有這些習氣?有,一般講比較薄,有這個習氣,時間比較短,譬如發脾氣,一陣脾氣發,他馬上就覺悟、就後悔了。有人生氣,三天、一個星期都化解不了,那就太重太重了,那佛菩薩想幫你,真的絲毫都幫不上。所以佛度眾生需要時節因緣,什麼時候他來,他一定會來;時節因緣沒成熟,怎麼求也求不來,真求來了,禍害就來了,不但對你自己不利,對你家庭不利,甚至於對整個社會都不利。佛菩薩會不會幹這個事情?不會幹這個事情,妖魔鬼怪會幹這個事情,它是唯恐你不亂,佛菩薩不是這樣的。大經上常說,佛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你不喜歡佛菩薩,佛菩薩不來,你不就很歡喜?你看多慈悲,你喜歡佛菩薩,他就來;你討厭他,他就不來。肯定是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,這是我們做佛弟子應當向佛菩薩學習!一個人真的不為自己,不為家庭,起心動念為苦難眾生,為社會安定,為世界和平,為正法久住,那就對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

 
 

人往上生是天道,天道有欲界天,欲界天大分有六層,細分說不盡,這一定要懂!如果能把欲伏住,欲是什麼?財色名食睡。用什麼伏?用定功。你真正修定,定心是清淨的,財色名食睡不動心,他不是真不動心,是你定功伏住;定要失掉的時候,它又現前,從財色名食睡裡頭又會起貪瞋痴慢,你的煩惱又現前,所以在六道裡真的是升沈不定。生到天上,天福享盡,往下墮落的太多太多了,尤其是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幾乎都是墮落在三途。欲界天稍微好一點,欲界天墮落到人道裡面很多,因為他爬得不太高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 



 
 
再看底下的文:「又天壤之間,見聞者少。幸獲見聞,親近步趨者少」。住在這些道場附近,我們向村民打聽打聽,五台山附近的村民有沒有見過文殊菩薩?有,真有見到的。一見到之後,就沒有了,再也找不到了,知道是菩薩現身。我們曾經朝拜過雞足山,雞足山是迦葉尊者的道場,阿羅漢!實際上他是菩薩,有沒有人見過?有。我還聽到台灣去觀光旅遊的人,迷路了,正在著急的時候,遇到一個老人,拄了個枴杖在前面走,就向他請教,他給你指路,告訴你哪一條路,再回頭去看,這人不見了。於是大家想到,這可能是大迦葉尊者出現,指一條路,叫你到華首門去。這樣的事情常常有,常常有發生。這就是見聞的人很少,幸獲見聞,他有幸見到了,見到不知道,等再回頭,不見了,再想找也找不到,想問也問不到。這是事實,我們相信真有這個情形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
 


 
 
極樂世界那一邊,雖然是凡聖同居土的凡夫,下三品往生的,業障習氣還很重,到達西方極樂世界,上學去了,每天佛菩薩給他上課,教導他,他除了這樁事情之外,什麼事也沒有。到極樂世界不需要工作,那裡沒有打工的,各行各業都沒有,就是教育。阿彌陀佛是校長,諸佛菩薩都是教授,去上學去。除這個之外,沒聽說極樂世界有商店,沒聽說極樂世界有政府,那個地方沒聽說政府,極樂世界沒有國王,天上有天王,極樂世界沒有聽說有大王,沒有。極樂世界只有佛,只有菩薩,菩薩、阿羅漢都是學生。我們就想到,極樂世界實際上就好像諸佛如來共同辦了一所佛教大學,請阿彌陀佛當校長,十方諸佛菩薩常常到極樂世界去上課,是這麼個地方。你在那邊是學習,等到畢業了,畢業就是證得圓滿菩提,那不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,是你自己證得的。證得之後,你在不在極樂世界?不在。你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面普度眾生,幫助一切跟你有緣的人。你像觀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你就現什麼身;應該教他什麼法門,你就教他什麼法門。眾生愛好不相同,可是到最後一定是導歸極樂。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是帶頭,到最後跟諸位說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統統都回歸淨土。怎麼知道的?《華嚴經》上看到的。你看往生華藏世界的那些菩薩羅漢們,他們所修學的是各種不同的法門,無量法門,學的不一樣的,最後統統到華藏世界。到了華藏世界之後,肯定是接受文殊、普賢兩位大菩薩,跟著他到極樂世界去參訪阿彌陀佛,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,徹悟心性,證得圓滿的佛果,在極樂世界,在阿彌陀佛那邊。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極樂世界的殊勝,看到佛法的大圓滿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



 

這個世界「聖者如珍如瑞,希有難逢」。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這麼少?這些與眾生的業感才是真正的原因。眾生好善好德,這些稀有難逢的人你會遇到,他會教你。如果你對於倫理、道德、聖學不感興趣;對這個世間財色名食睡、名聞利養,對這個東西感興趣,佛菩薩就不來,佛菩薩對這個東西沒有興趣,這是造業。你喜歡這些東西,也有人來加持你,來幫助你,什麼人?妖魔鬼怪。諸位讀《楞嚴經》就曉得,妖魔鬼怪這四大類,他就喜歡這些,他就來了。你雖然得到一點小的快樂,你自己認為是快樂,實際上是刺激,那不是真正的快樂。我講經是常常把它比喻吸毒,世間五欲六塵的快樂就像吸毒一樣,那是剎那很短暫的刺激,後患無窮,苦不堪言,那不是真樂,這是世人迷惑顛倒。所以聖者到這個世間來,機會就很少。這個世間有幾個善人,好學的,他會來;他來的時間也很短暫,來教導這個有緣人,有緣人學得很快,稍稍學了上軌道,他走了,我們連想沾一點光都沾不到。這裡頭的道理要清楚,因為我們自己沒發心。真正要發心學習,佛菩薩他就要常住,常住世間。自己還是貪圖名聞利養,他當然就早走了,他對這個世間一絲毫留戀都沒有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 



 
 
極樂世界既然是一生補處,是等覺菩薩,這是菩薩地位裡最高的,再向上就是究竟圓滿佛,這樣的人多!多到什麼程度?沒法子計算,只可以用「無量無邊阿僧祇說」,阿僧祇是單位名稱,印度十大數之一,多少阿僧祇?無量無邊,何況等覺以下的更多!十地菩薩、十行菩薩、十迴向菩薩、十住菩薩,不知道有多少!這些人全是阿彌陀佛的學生,等覺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助教。實際上,阿彌陀佛天天不離開你,每天親自給你講經說法,你看這麼多等覺菩薩在旁邊幫助你,你怎麼會不成就?哪有這種道理!我們在這個世間,親近一個小乘須陀洹,這種緣分都沒有,都找不到,在極樂世界親近等覺菩薩這麼多。不要看別的,單單看這一條,我們就應該死心塌地去修淨土,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生決定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。如果不去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煩惱習氣斷不了,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
 


 
 
倫理的教育,道德的教育,而且是基礎必修的教育,人不能不學!《感應篇》是因果教育,要時時刻刻放在心上,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因緣果報絲毫不爽!你真參透,你才相信,你才知道斷惡修善、懺除業障的重要。你今天學佛為什麼沒有進步?或者說為什麼進步那麼慢?都是你的業障在作祟,業障障礙住你,這是第一個因素。冤親債主來找麻煩,也來障礙你,那是第二個因素。只要把自己的業障消除,外面冤親債主很容易化解;業障不除,你的冤親債主不會原諒你,你還繼續在作惡。假名學佛,拿佛法做掩飾,人家更瞧不起你,麻煩在這個地方。有儒跟道的底子,十善業就很容易做到。古人學佛,一百年前的人,我們講一個世紀,一百年前學佛,學佛的人成就的人多!為什麼?他們受過這個教育,從小父母、大人就教!我記得我小時候,我們生長在農村,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,有時候要打架,也吵吵鬧鬧的,路上的行人,走路的行人看到了,就來教訓我們。我們那個時候,大人教訓都乖乖的聽著,不敢反抗!等我們父母發現了,對待那些客人感恩、感激。你說那個社會多和諧,那個社會多好!孩子,父母管你,你家裡面的人管你,外人一樣也管你,小孩走到哪裡,大人都管你。在今天社會沒有了,現在父母管不了小孩,老師管不了學生,這怎麼得了,這個現象多可怕!讓我們深深體會到,世出世間古聖先賢那麼樣重視教育,我們明白了。人是教得好的,也是教得壞的,看你怎麼教法。現在小孩都學壞了,誰教他?電視教他,網路教他,家裡人不管。現在教的小孩很可愛,很活潑;十年、二十年之後麻煩就來了,到那個時候後悔莫及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



 

我們這個世間,我們這個世間眾生,六道輪迴就是生死大海,頭出就好像你在海裡面,頭冒出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,這是什麼?三善道,立刻就沈下去了。所以在六道裡面,你一定要曉得,你在善道的時間很短,你在惡道的時間很長。你看,善道裡頭造了多少惡業,到三惡道把這些惡業消清了,然後你才出來,出來時又造惡,出來的時間短,造作的惡業多,又下去了。所以六道裡面的眾生,你家在哪裡?家在三惡道,出來是旅遊,是出來觀光旅遊。這一次出來觀光旅遊的時候遇到佛法,無比的殊勝!你要能真正掌握住,那你就永離三惡道,永遠超越六道輪迴,這就對了。如果不能把這個機緣把握住,那你就一定要知道,你還要繼續搞六道,還要繼續在三惡道裡去待,待的時間非常非常之長,苦不堪言。真正覺悟到這個,才真正會發菩提心,真正肯念佛,真正肯放下!菩提道上要靠自己,自己不真正發心、真正發願,佛菩薩都幫不上忙。真正發心,就感動諸佛菩薩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找有緣眾生,什麼是有緣?真正發心發願的就是有緣人。那個願心發不起來,真心發不出來,阿彌陀佛再慈悲也沒法子幫助你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八集)  2010/5/3

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


一生不相信宗教、不相信佛法,可是在臨命終的時候,偶爾遇到這麼個緣分,遇到一位善友勸他念佛、勸他求生淨土,他在這個剎那之間,聽了之後他就相信、他就接受、他就發願求生淨土,居然也能往生。這跟《彌陀經》上講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不就衝突了嗎?我們凡夫是感覺得這裡有問題,可是真正有功夫的人,他看起來不但沒有問題,跟經上講的完全相應。這什麼原因?這一生他沒有修,人家前世修的,過去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,這一生當中沒有機緣遇到佛法,幾乎空過一生。沒有想到在臨命終時他遇到善友,這一提醒,把他阿賴耶識裡善根福德的種子引發起來,他成就了。是不是偶然?不是。惠能大師二十四歲,在五祖方丈室裡面就聽那麼一點點經,就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這是偶然嗎?如果是偶然,五祖會下那麼多學生,跟他那麼多年,為什麼不開悟?學佛的人必須知道,因果通三世,過去生中種的善根福德因緣,這一生緣成熟,他就享受到了;如果這一生沒有緣,那還要來生後世,總會有遇到緣的時候,不定在什麼時候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5/2

 



 
 
一心,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,除一句佛號什麼都沒有,這才叫一心。這個一心叫真誠心,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你能夠把真誠保持,《彌陀經》上講的,你能保持一天,上根的人就開悟了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這叫上上根人,一天成就。經上講得好,最下的根性,七天也能成就。能夠執持到七天,一心念佛,心裡真正做到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七天成就。所以,精進佛七它的目標就在這裡。精進佛七我沒打過,我也不敢打。早年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告訴我,他曾經打過兩次,他主七,參加的人大概只有十幾個人。這個佛七打下來之後,出了事情。因為你不用功,說老實話,你的冤親債主不來找你,到時候來找你算帳;你精進佛七,真用功想走了,他就特別注意你,這個時候他來擾亂,他來擾亂你就著魔。所以李老師兩次佛七當中都遇到這個事情,有學生著魔。著魔這問題嚴重,人家參加佛七是個正常的人,這幾天佛一念就變成神經病,你得要負責任。李老師很不容易,費了半年多的時間才把他恢復正常,所以以後不敢再打了。這就是講,這種精進修行必須善根福德因緣具足,你沒有那個善根福德,你只有一點點懷疑、有一點點自私自利念頭都不行,就是你放下沒放得乾淨;真正徹底放下,才能夠參加這種修行方法。所以老師告訴我,他以後再不敢做,也提醒給我。他的緣比我殊勝,他親近過印光老法師,這是一代祖師,我們的緣就比不上他,他做了都出問題,何況我們。往後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5/2





 

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?說實在的話,最穩當、最安全、也最有效果的就是講經教學,這是屬於漸修,決定不會有過失的。諸位在此地,我們學院到明年是十週年,「學記」裡面說得好,世出世間法是一樣的,「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」,我們有沒有成就?古大德說過,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特別是現代這個時代,社會上提倡民主自由開放。現在社會,父母不能管兒女,老師不能管學生,為什麼?有人權。跟過去社會不一樣,我們今天只能夠勸導,真的是修行、成就都在個人自己。經教是佛說的,註解是菩薩作的,佛菩薩處處在提醒我們,我們如果依教奉行肯定有成就。成就的淺深、大小,關鍵不是你學的時間長短,不是你用的功夫淺深,而是在你放下多少。我早年學習的時候,這個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,通過五十九年學習的檢驗,證明這句話是正確的,你放下多少!你放不下,你修三百年還是凡夫,你功夫能不能提升一步?不能,一步都不能提升。像走台階一樣,你必須把第一層放下,你才能到第二層,二層再放下,你才能到第三層,你得徹底放下。你一隻腳踏到上面,那一隻腳不肯放下,你永遠沒有辦法提升。所以你就是三百年,你也沒有辦法提升一級。放下重要!為什麼放不下?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5/2

 



 
 
今天社會這麼亂,災難這麼多,真正的原因是什麼?我們把教育丟掉了,所以才出了麻煩。這個教育,諸位一定要知道,這個教育是倫理教育。倫理教育真正明白了,人會愛人,人會自愛,倫理是講關係,你關係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會愛他。他是我父母,我怎麼能不愛他?關係搞好了;他是我子女,怎麼會不愛護?大乘佛法搞通了,你才真正覺悟過來,就像佛在經上所說的,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。真的嗎?真的,為什麼是真的?生生世世,三世因果。現在催眠,發生過這個事情,過去是他的母親,現在變成他的女兒,他又回來了。我還遇到一個,最近遇到的,也是學佛的一個同修,他夫妻兩個都知道。他的女兒結婚,生了一個孫女兒,是他媽媽再來的,就是她的祖母,她祖母非常喜歡這個孫女,你看又回來了,做她的女兒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的是這樣的,無量劫來,我們都做過這樣親密的關係,這一轉世都忘掉了。如果你的記憶力,阿賴耶裡面統統恢復了,你都能記得,你就曉得所有一切人跟你是什麼關係。佛講的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不但一切人跟我們是這樣關係,所有動物跟我們也是這樣關係,《楞嚴經》上講,「人死為羊,羊死為人」。六道裡哪一道我們都待過,而且時間都很長,而且都很多次,不是一次、兩次,關係密切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5/2


 

 
 
念佛不要拘束,我們睡覺能不能念?能念。睡覺不要出聲,為什麼?出聲傷身體,傷氣,一樣的功德。我們在洗手間,好像不恭敬?不恭敬就不出聲。不出聲不能攝心,那你就出聲好了。出聲是不是不恭敬?不恭敬事小,為什麼?佛菩薩不會怪你,你自己攝心的事大。洗手間大聲念佛,佛就怪我們,他就不是佛,他生煩惱了,佛怎麼會生煩惱?哪有這種道理,佛只是希望你有成就,希望這句佛號真的能把你煩惱控制住。念佛不是別的,就是為這個,你不念佛,妄念就起來,用這句佛號來換代你的妄念;妄念都沒有了,都是這句佛號,那你功夫成片了,真到功夫成片,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往生。功夫成片裡頭也有三輩九品,上輩三品往生自在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想多住幾年也沒妨礙。這是阿彌陀佛、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期望,這叫什麼?這叫真恭敬,恭敬不是在我們一般這個世間所執著的這種形式。這種形式我們也得要重視,為什麼?避免別人造口業,主要是在這個地方。初學的他不知道,認為你這個不恭敬,他造口業,他看在眼裡不舒服,他來批評你,他對於佛法沒有透徹了解。透徹了解,人家看到你這個現象不起心不動念,他哪有分別執著。理跟事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所以要曉得,人人能念,個個能行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5/2

 


 
 
《無量壽經》在我們現在這個本子,會集本,分全經為四十八品,說四十八章也可以,夏蓮居老居士分的。這四十八品哪一品最重要?我們找最重要的,當然是第六品。第六品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,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,阿彌陀佛自己說的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,就是轉告我們,這裡頭字字句句都是阿彌陀佛所說的,四十八願。四十八願就有四十八條,哪一條最重要?這也是過去祖師大德們公認的,十八願最重要。十八願是什麼?十念必生。所以在日本有個宗派叫「本願念佛」,他就依第十八願,念阿彌陀佛就成功了。沒錯,日本的古大德創這個法門,他們有成就,現在人修學這個法門,我看很有問題,大有問題,為什麼?他不懂教義。古大德用這一句阿彌陀佛,他基礎都有了,他明白,現在跟著學的,這些大經大論的一些理論他都不知道,就執持這一句名號,煩惱習氣都沒有斷,那怎麼能成就?也沒有真正發心,本經的宗旨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他有一向專念,他沒發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麼?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古人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你細心觀察,真的,他是這個心,所以他相應。今天念佛的人他用的是妄心,他自私自利,他貪圖名聞利養,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,還損人利己,這怎麼能往生!念這句名號,他能得的利益只是阿賴耶識裡種一個念佛的種子,他的成就那是來生後世,他這一生不能成就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5/2



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B

 
在現代,好像是前年,山東慶雲,齊素萍居士在那裡建個廟,金山寺。她那個地方,那個時候小麥,四百畝地的小麥要收成,忽然遭到蝗蟲,這個事情麻煩了,小麥會被蟲吃光。附近的農民告訴她要噴農藥,齊居士打電話來問我,噴農藥是殺生,我說妳好好去想想看怎麼處理。她最後想通了,不殺生,絕不噴農藥,寧願四百畝小麥統統給蝗蟲吃掉,供養牠們,也不殺害牠們。這個念頭起了,她也帶一群人到麥田裡面去念阿彌陀佛,在麥田繞佛;下了一陣小雨,刮一陣風之後,那些病害蟲一個都沒有了。附近這些農民感到很驚訝,怎麼會沒有?真的,一個都找不到,大豐收。如果她要是噴農藥,跟這些眾生結下冤仇,那就麻煩大了。她發的是慈悲心,一個小蝗蟲都不殺。她也沒想說牠離開,結果這些小蟲真的沒有了,這是她告訴我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 
 
 
  
我們自己應當能夠肯定過去生生世世我們曾經多次遇到,為什麼沒有往生?就是信願欠缺的這一點沒有把它補足,所以還是隨業流轉。我喜歡這個法門,那個法門很重要,還是搞這個,不像古大德,古大德是先把淨土取得了,再搞其他的。像交光大師,他取得淨土,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他,取得了,但是他想到《楞嚴經》的註解有問題,古大德這些註解都不是佛的意思,他向阿彌陀佛告假,我把這部註解註好再去,阿彌陀佛准許。你看,這就是他取得淨土了,也就是說,於自己往生不礙事了,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長短可以自在,想早一天去,行,能去得了;想幫助眾生,再住幾年也不礙事,這一種功夫,行!要不是這種功夫,那我們應當要記住,我們取極樂世界是我們的頭等大事,為什麼?到極樂世界就成佛。祖師大德告訴我們,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,那個悟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不是一般的悟。真正徹悟之後,那就跟佛一樣,實踐你四弘誓願裡面第一大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你真能做得到,度眾生對自己絲毫妨礙都沒有,眾生有感,你就有應,感應道交絕不失時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 
學佛、念佛也是消業障,經上說,念一聲阿彌陀佛,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這才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。古大德常說: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。我們念佛,為什麼消不了業障?我們的心不清淨,我們的疑慮沒斷,所以有懷疑、有夾雜,而且也常常間斷,所以佛菩薩的應我們就很難感受得到。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然後我們才知道,懺除業障這是很重要的一樁大事情,懺悔業障。怎麼懺悔?還是一句老話,放下,不要再把這些拉雜東西放在心上,心地恢復清淨,業障懺除了。業障不除,你的心怎麼會清淨?宿世今生,業障習氣,宿世是習氣,統統要放下。換句話說,不要再去想了,不但是過去了,已經過去了,記住佛的話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既然是虛妄,你念它幹什麼?你想它幹什麼?你念它又造業,你想它也造業,身口沒有造業,你意在造業,意業不斷。身口造業有斷的時候,睡覺了,身口不造業了,可是意還在造業,你念頭不斷;換句話說,你還是所謂牽腸掛肚的太多了,你放不下。現在要知道,要想了生死,要想永遠脫離六道輪迴,佛菩薩好,非常羨慕,希望我也能當佛菩薩,那你就得真放下。你當不上佛菩薩是因為你沒放下,放下就當上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 
極樂世界樣樣都相同,只有蓮花不相同,為什麼?每一個人念佛的功夫不一樣,蓮花大小不一樣,蓮花光色不一樣。所以極樂世界的人看得很清楚,這個蓮花的人還沒有來,先看到蓮花,在七寶池看蓮花,看這些,哪個人念佛功夫不錯,那個人念佛功夫差一點,他們在那裡都看得清楚。蓮花大、蓮花光色好,肯定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很快,功夫用得深。

  經上佛告訴我們,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,抵得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。這個世界不錯!這個世界能讓我們快速成就;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緩慢,這個地方快速。西方世界好處就是他壽命長,無量壽,沒有隔陰之迷,一生成就;這個世間波浪太大,頭出頭沒,生生死死,所以苦多樂少。但是要修行,這個地方真的是好修行,時時刻刻、分分秒秒都在考驗你的功夫。決定不生煩惱,順境裡面沒有貪戀,要把這個心斷掉,逆境裡頭沒有怨恨;換句話說,在順逆境界裡頭,無論是人事環境、是物質環境,修什麼?修清淨平等,覺不必提,清淨平等自然就覺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 
最重要的是在你臨走的那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,你才能往生,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是阿彌陀佛。所以助念就很重要,重要在哪裡?助念就是唯恐他最後一念忘掉了,我們用這個方法提醒,讓他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,他就決定往生。不管他這一生念佛的功夫怎麼樣,最後一念太重要了。人在最後一念往往沒有把握,煩惱習氣起現行,這個機會就失掉。念佛念一輩子,到最後一念他心裡有牽掛也不行,這些事情我們都是親身看見過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
  下面舉這個例子,「如上說惡逆之人」,就是十惡五逆這種人,「十聲念佛」,他只念十聲,「第一聲是初念,第十聲則命終」,這也算是「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」。這個人的福報太大了,一生作惡,臨終遇到善友,他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。本來要墮落阿鼻地獄的,從阿鼻地獄,你看看,把他送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,所以他符合一向念佛的宗旨,太殊勝了。這個我們不能不曉得,這個事情是有,很難得、很稀有。所以我們念佛人千萬不要有僥倖的心理,我現在做一點壞事還不要緊,臨終我還有辦法,我還來得及,那你就錯了。起這個念頭那是無比的惡念,要鑽阿彌陀佛本願的漏洞,這個是太可惡了,這是決定不容許的,所以這個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。人要老實、要誠懇,不能有一個惡念,有這個惡念就不好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
 
 
「反之,如有人念佛數十年,或於最後階段,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,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,未能念佛,是則不名一向專念」。這個事情我們也看得很多,真有,不但有,很多。到臨命終的時候,他對於這個世間有留戀,最大的留戀是親情,習氣最重。所以古大德在《飭終須知》裡面告訴我們,就是送往生,送往生這個人快要往生的時候,最好他的家親眷屬、他的兒女,不要讓他看見,為什麼?看見他就動心,這一動心就壞了。所以讓他的佛友,念佛的同修來照顧他,來送他往生。他往生之後,家親眷屬才進來,而且一般斷氣之後八個小時,家親眷屬才可以進來,他神識離開了,怕擾亂他。真正往生,一斷氣就走了,那往生快。有的人憑助念,他斷氣他並沒有走,他靈魂還在身體的附近,這個時候念佛的功德是非常非常之殊勝,讓他聲聲都聽到佛號,最後也跟著佛號走了,這個好。要知道,念佛送往生的很多,許許多多往生真的是要靠助念,所以助念要如法,要是不如法這個麻煩就很大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




 

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,菩薩不能開悟,不能見性,念佛人不能往生,都犯在這個字上。那就不是真信,信心不到位,不是說你沒有信心,百分之百的信心沒有疑,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還有一分疑,那一分疑就是嚴重障礙,就障礙你不能成就,你說這個事情麻不麻煩。我們過去聽老師講,很難理解,老師給我們舉例子,他說譬如這個茶杯盛的是醍醐,滿滿一杯醍醐,醍醐是最好的飲料,裡頭有一滴毒藥,就那麼一滴,你這一杯醍醐就全部都變成毒藥了,你喝一口都要死亡。這就是說什麼?你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當中有一分是疑,那就是一滴毒藥,就把你九十九分信心破壞掉了。比喻得好!讓我們真正能提高警覺,對經教不能懷疑,對佛菩薩不能懷疑,對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能懷疑,有一點點懷疑就障礙你的成就。真信,你看經上講真信願,真信切願,這個功德無比的殊勝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十六集)  2010/4/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