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


經上講「執持名號」,執就是執著,持就是保持,不要失掉,執持這個名號,其他的都不要執著了,放下了。用一個執著,放下一切執著。因為一切執著叫你放下,你不容易,你做不到,總是要執著。這是方便法,無量法門裡第一方便,用這句佛號。因為這句佛號真的是好,一切時、一切處都可以念,不拘任何形式,大聲念、小聲念,念出聲音、默念都可以,心裡面念都行,你看,它方便!目的在什麼?用這一念把其他的妄念打掉。如果我念這句佛號還摻雜別的雜念,那你念佛的功夫全部破壞掉了,這叫功夫不得力。

昨天還有人問,念佛雜念太多,用什麼方法把雜念念掉?你功夫不得力,功夫得力,雜念就少了,這與信願有關係。如果真正發願,我這一生一切放下,就向著一個目標,求生淨土,見阿彌陀佛。如果你只有單純的這麼一個目標,這麼一個方向,你其他東西自然放下。我還要想在這個世間幹這個、幹那個,那你的妄念多了,你什麼時候能得清淨心?這個事實不能不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


 

《無量壽經》上,佛教導我們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他就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、親近阿彌陀佛擺在第一,其他都不說了,為什麼?只有這個成就,才叫圓滿成就。往生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真實圓滿成就,為什麼?到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。眾生苦,眾生有難,誰來救?佛菩薩的事情。我們是佛、是菩薩嗎?不是。為什麼?佛菩薩不會有妄想。在這個世間不是沒有佛菩薩,有,乘願再來的佛菩薩很多,人家是真的,示現在這個世間。你問他,他有沒有妄想?他沒有;他有沒有分別、有沒有執著?沒有,他真沒有。他的分別執著叫和光同塵,你們執著,我隨順你的執著;你分別,我隨順你的分別,跟你好溝通,跟你容易往來!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那是真菩薩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
 

 

同學們要知道,在我們這個時代,無論是中國外國,造謠生事的很多。早年,我在美國,有人告訴我,某人是文殊菩薩再來的,某人是什麼佛再來的,有些同學來問我。我告訴他,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但是有個規矩,身分要是暴露,他就往生了,那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;如果身分暴露,他還住在這個世間,他不走,這是假的,這絕對不是真的。從這個地方,這個示現留給我們後世佛弟子做為標準的參考,這正確。布袋和尚真有其人,《高僧傳》有他的傳記,就是我們現在供的彌勒菩薩,他出現在五代後梁。傳記裡面記載著他的這些事,姓名不知道,沒人知道他姓名,也沒人知道他年齡,只知道當時在奉化有這麼一個出家人。每天背個大布袋去化緣,無論人家供養什麼都往布袋一丟,他看也不看,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,耳朵長得很長很大,見人都是笑咪咪的。他是臨走的時候,自己跟大家宣布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,說完之後,坐在那裡就往生了,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


 

  或者是別人宣布他的身分,別人只要一宣布,他就走了,那也是真的。國清寺的豐干和尚,阿彌陀佛再來的,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賢。當時的刺史,就是當時的市長,母親生病,豐干和尚把他媽媽病治好了,他非常感激,向這個法師請教。正好他被派到當地做太守,就是這個地方的市長,去向他老人家請教,天台山是他管轄的轄區,這裡面有沒有真正的高僧大德?有,他就告訴他有。什麼人?寒山、拾得,你到那個廟裡去親近這兩位大德。寒山、拾得,是文殊、普賢,是豐干說出來的。他去了,去了,人家去拜訪參學,要見這些聖賢僧,一說寒山、拾得,大家都笑:你怎麼找這兩個?這人瘋瘋顛顛的,神經病!怎麼找他?這裡頭高僧多得很,這兩個是在寺廟廚房裡燒火的,一個是挑泔水的,一個是在廚房燒火的,他說你怎麼找這兩個人?他不說話,他知道這兩個人是菩薩再來的,一定要去頂禮。這兩個瘋瘋顛顛笑他,往外跑,他就後頭跟,去追。追的時候,追到一個山邊,這山裂開了,他們兩個走進去,說了一句話,「彌陀饒舌」,山就合起來,沒有了,這是真的。人家一聽「彌陀饒舌」這句話,豐干告訴我的,那豐干是彌陀,豐干把他身分暴露的。回過頭來找豐干,豐干也圓寂了,都沒有了。中國在歷史上,這種現象多!說了就走。說了還不走,騙人!哪有這種道理!古人的例子做給我們看了,歷代真的是有,不但出家人有,在家居士有。像我們念到的傅大士,唐朝時候,居士,他也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。這些常識,我們初學佛的時候,老師都囑咐我們,將來遇到了,不能上當,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尤其在近代,社會上倫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疏忽了,社會缺乏正氣,浩然之氣,外國人講磁場。因為我們把古聖先賢的教育丟掉了,在外國,把宗教教學也丟掉了,全都搞迷信,社會風氣就壞了,在外國人講磁場壞了,妖魔鬼怪都出現了。如果社會有浩然正氣,妖魔鬼怪有沒有?有,他不敢出來,他要藏起來,不敢現身。現在全冒出來了,所以造謠生事很多,我們一定要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


 

我們人身體確實也有某些程度上的差別,健康不同,相貌不同,在這一生當中富貴貧賤不同,這些差別是業力變現的,這就講了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過去生中修的有福,你是來享福的;過去生中造的罪業,那你是來受罪的,受苦受難的。佛說:人生酬業!但是業力是有,可以改變,不是不能改的。《了凡四訓》就是教我們改造命運最好的一個典範,命裡面沒有財富,可以得財富;命裡沒有聰明智慧,可以得聰明智慧;命裡面沒有壽命,可以得長壽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這些話是我初學佛的時候,老師教我的,章嘉大師教我的,這裡頭有道理、有方法,如理如法去求,感應不可思議。我學佛五十九年,完全兌現了,我依照老師的教誨,完全兌現,所以一絲毫疑惑都沒有。有福報的,享福的時候還要修福,你的福報生生世世享不盡;如果享福不知道修福,福報是會享盡的。我們中國諺語所謂「富不過三代」,那就是享福的時候不知道修福報;如果知道修福報,那他的福報是世世代代綿綿不斷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 


 

你看孔老夫子,孔德成是第七十幾代了,家道不衰。這是積的大德,這個大德是教學,夫子一生沒做別的,教學!教什麼?聖賢之道。夫子是個老實人,我們用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這六個字他做到了。他所學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傳的,不是自己的,他不妄語,他老實,是誰的?古聖先賢的,所以中國後世稱他為集大成者。中國自古以來,那是幾萬年前,老祖宗那時候沒有文字,文字沒發明,都是口傳的,世世代代傳下來;到夫子這時候有文字了,用文字記錄下來,流傳給後世,所以他是集大成者。他自己講的是真話,不是謙虛,這一點我們要能夠體會到。他說他自己一生「述而不作」,這就說明他沒有創作,他沒有發明,所修、所學、所傳、所教的,都是古聖先賢的,他沒有創造;「信而好古」,這個態度真難得,他相信古聖先賢,喜歡古聖先賢的教誨,他認真學習,他能理解,他真正把它做到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


 

我們在《華嚴經》,《四十華嚴》的經題上,清涼大師的註解裡面有這麼幾句話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都是古佛所講的,世尊沒有在古佛經典上多加一個字,比孔老夫子還要嚴格。這話我們能相信嗎?能,憑什麼?見性了。只要你見性,今佛如古佛之再來,你們大家都見性了,每一個人見性講的東西都一樣,怎麼會有兩樣!所以他是古佛,你是今佛,你見性,你跟他講的當然是一樣的,不增不減。由此可知,佛法教人主要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。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去幹什麼?在這個世間,這個環境,咱們見不了性,成不了佛,到極樂世界那個環境,到那裡去幹什麼?去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去幹這個。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
 

 

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個方法,妙極了,把死貼在額頭上,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,你想到你臨命終時,你什麼能帶去?你想明白、想通了,不都放下了嗎?這方法好!我常常教別人,我自己是這麼做,我每天都把我當作這一生最後的一天,今天是我最後一天,我該幹什麼?老實念佛,其他統統放下了。所以心為什麼清淨,就這個道理。我要走了,哪樣也帶不去,只有阿彌陀佛能帶得走,帶不走的統統放下,這個樣子你才能得清淨心。你對這個世間還有絲毫牽掛,你的麻煩就大了,最難捨的是親情。我好在,章嘉大師,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勸我出家,沒有親情這一關,教我學釋迦牟尼佛。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,沒有建過道場,一個道場也沒有,所以他老人家沒牽掛。學生個個都學他,當時在世的弟子們統統學他,沒有人建道場。生活方式都是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過著最簡單的生活,也是最幸福的生活、最美滿的生活,為什麼?它幫助你得清淨平等覺,你說你多幸福、多快樂!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八十集)  2010/7/15

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B


人家要問為什麼念阿彌陀佛?不知道;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?說不出來,這誰相信你?真相信你,那個人叫迷信。也不錯,他迷信,迷信他會念,能不能得到這個利益?不太容易。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知道,學佛,不聽課怎麼行?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教學上課,沒教我們念經,那時候沒有經本,一本都沒有。只是天天聽他老人家講,聽明白、聽懂了,就把一切不善的念頭改正過來,那叫修行。所以「修行」這兩個字,修是修正,行是行為,行為錯誤了,把它修正過來叫修行,這個名詞要搞清楚。行為有三大類,第一個是思想,第二個是言語,第三個是身體造作,思想就是心的行為,言語是口的行為,身體造作是身的行為。行為再多,用這三個,身、口、意,意就是心,全包括了。三種行為不正,錯誤了,把它修正過來,這叫修行。

  今天很少人懂得這個名詞真正的意思,什麼叫修行?每天敲著木魚念經、拜佛那叫修行。不是!天天念經、天天拜佛,還是胡思亂想,你行為根本不相干,你怎麼能得受用?真正改過來了,念頭自私自利是錯誤的,名聞利養是錯誤的,貪戀五欲六塵是錯誤的,把這些錯誤的念頭修正過來。從哪裡修?給諸位說,要從根本修起,佛家講的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這是三個原則。今天我們看看,在家佛門弟子《十善業道》沒做到,出家的佛門弟子《沙彌律儀》沒做到,沒做到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他為什麼沒做到?他沒根,所以想學,學一輩子都學不像,一定要從根紮起。第一個根是《弟子規》,你《弟子規》做不到,你《十善業》怎麼會做到?不可能,《沙彌律儀》更做不到。所以我們要曉得,在從前都有根,現在沒有根,現在要幹還是從老的那個根幹起,像蓋房子一樣。在佛法裡面,《弟子規》是我們的基礎,像蓋房子打地基,《感應篇》還是打地基,這兩重,你基礎穩固才能蓋大樓。《十善業道》第一層,《沙彌律儀》第二層,樓房二層樓,再往上,比丘是第三層,菩薩是第四層。所以今天一層都不能成就,沒有儒跟道的底子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

 

發大乘心重要,發大乘心就是發菩提心。什麼是菩提心?在這些年來,我們將經論裡面所說的菩提心,重新依照經義做了個整理,寫了十個字,大家容易懂。菩提心的體,本體,就是真誠。我們要學佛,希望將來成就,你要不用真誠心,你就不會有成就。別人用虛偽的心對我,那我用真誠心不吃虧了嗎?對,是吃虧了。古人講吃虧是福,你要不要福?福是什麼?你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。你要不想作佛,還搞輪迴,那好,他以虛偽心對我,我也用虛偽對他,那你還搞六道輪迴,你出不了六道。你看看,吃虧是福,吃虧的人能到極樂世界,不吃虧的人繼續搞六道輪迴,你想想看,你願不願意吃虧?吃虧真快樂!佔便宜不好,佔便宜提心吊膽、神魂不安,吃虧好。所以學佛要學吃虧,不能學吃虧的人沒有辦法學佛。不能跟人對立,他跟我對立可以,我不跟他對立;他毀謗我可以,我不能毀謗他;他侮辱我可以,我不能侮辱他;他陷害我可以,我不可以陷害他。為什麼?我是菩薩,菩薩怎麼可以害人!唯有菩薩才能到極樂世界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 


 
 
要發大乘心,真誠心待人。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,自受用,對自己;對別人,慈悲心、愛心。對待人要慈悲,要學釋迦牟尼佛。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,學佛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那是無比的侮辱,非常殘酷。歌利王把他處死,歌利是印度話,翻成中國是暴虐,歌利王就是我們中國人講暴君,被他殺了。菩薩一絲毫怨恨都沒有,而且還告訴歌利王,我將來成佛,第一個來度你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凌遲處死這樣的逆境你都能受得了,今天別人毀謗你幾句、羞辱你幾句,你就受不了,你還能學佛嗎?這不行!要能忍,忍當中有快樂,沒有不能忍的。所以,忍耐翻作忍辱,這是當年翻譯的法師特別用這個名詞。因為中國人把辱看得很重,你看古書常講的「士可殺不可辱」,侮辱可不能接受,殺頭沒有關系,侮辱不能接受。中國人有這個毛病,所以翻到忍耐就翻忍辱,辱都能忍,就沒有一樣不能忍。忍辱完全是對中國人來講的,用的這個名詞,它本來是忍耐,因為中國人把辱看得重,所以就翻成忍辱。學佛要放下,放下是布施,真正放得下、真正能忍,你就不難成就。放不下,放不下什麼?名、利,這兩樣東西放不下。別人對你的傷害、對你的毀謗你不能忍,你怎麼會有成就?那你在菩提道上原地踏步,一絲毫都不能向上提升,那錯了。修行,修正錯誤的行為,不能忍辱是錯誤的行為,不能放下是錯誤的行為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 

 
 
  對人一片慈悲,特別是對傷害我的人,對他格外的慈悲。為什麼?傷害我的人對我有好處,什麼好處?他來考試我,看我的功夫到什麼階段,我通過了,他對我有好處。可是他那個心不是善心,他造業,他造業將來有惡報。這個人幫助我提升了,他將來會有惡報,我應該怎麼處理?用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,希望他將來在果報現前的時候,他受的苦減輕。我們有成就的時候要拉他一把,報恩,這是佛法,這叫學佛,你真幹!所以佛菩薩第一個感恩的就是找麻煩的人,就是處處設障礙的人,你關關通過,你才這麼順利成就。所以菩薩眼中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真的,一點不假。發菩提心,有了這個心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一向專念;用這個心,一個方向,西方極樂世界,專念阿彌陀佛。念阿彌陀佛的願望,就是在現在講移民到極樂世界,我們得移民到極樂世界,我們親近阿彌陀佛,那是個好老師。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、十方諸佛為我們介紹的,那個地方是最好學佛的環境,我們到那裡去成就。在這個地方成就很困難,時間很長,到那個地方就很快。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今天講移民,移民過去,沒有生死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 


 
 
極樂世界我們要認識,極樂世界不是一個國家,它是一個地區。為什麼?它沒有政府,它不是像宗教裡面的天堂,天堂裡有天主、有天王,它有政治組織,它有文武百官,極樂世界沒有。極樂世界,我們看到一切經裡面介紹的,我們學了這麼多年知道,極樂世界人很多,只有兩種人,一個是老師,一個是學生,所以它是學區,這個我們得搞清楚。沒聽說極樂世界哪個是國王,哪個是天主,沒有,只說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是老師,除老師之外,所有全是學生。學生有等級的,有大學生、有中學生、有小學生,但是他們並沒有分班,他們在一起上課,很不可思議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A

 
我們念佛的人要把自己念佛的福報迴向給那邊,要幫助那個沒有福報的地方、地區。能幫得上嗎?能。現在科學證明了,我們的意念常常想著那個地方,這個意念就到達,我們的福報、我們的智慧、我們的功德也就是送到那邊去了。那邊人能不能接受,我們不要去管他。肯定他收到我們的信息,但是起不起作用那要看他煩惱的厚薄。他煩惱太厚,業障太重,雖然收到,他沒有感覺,我們所謂麻木不仁;如果他煩惱輕,他有智慧,他就能感覺得到。這個在佛菩薩叫佛力加持,我們凡夫確實也有這種能力,只要我們的心清淨,只要我們真正有這個願力,我們把自己所修學的迴向給他,他真能得到受用。
 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

 

人要改變自己,佛法修學頭一個,實驗,做實驗,就是自己。自己的念頭善,我們現在講,心態好、心態善良,沒有惡念、沒有煩惱、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、沒有壓力,你這個人就得自在,健康長壽,不會衰老,用不著任何東西來滋補,不需要,不需要用醫藥,有病,有病自己會好。病是什麼?病是從不善的念頭生的。佛給我們講,貪瞋痴叫三毒,這最厲害的,你裡面有三毒煩惱,外面就很容易感病痛。如果明白這個道理,我這病怎麼來的?是我細胞裡有了病毒,我把念頭轉一轉,我所有帶著病毒的細胞就能夠恢復正常。不是沒道理,現在科學家從量子力學談到這個,這有科學證明,不是迷信。佛教了我們三千年,我們中國歷史上記載,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七年,外國人講的是二千五百多年。這不必去爭論,這個要爭論,永遠得不到答案,除非把釋迦牟尼佛找來,要不然誰知道!所以用不著爭論。從前人能得佛法的利益,什麼原因?他老實、他真信,他得受用。現在人,這要拿證據來我才相信你,沒有證據不相信,說你是迷信。我們學佛同學要感激近代的量子科學家,他在微觀世界裡面把佛講的這些東西統統證明了,特別證明意念主宰一切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 


 
 
佛的智慧從哪裡來?佛說,佛的智慧是我們每個人共同都有的,一點都不稀奇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所以佛的教學沒有別的,是把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德相恢復,他講的是這個。我們這個東西怎麼丟掉的、怎麼迷失的?他說就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這三種煩惱障礙住了。所以佛教人放下,放下見思就是不執著,無論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沒有對立的念頭。你有對立就錯了,沒有對立的,它是和諧的,自性是和諧的,沒有對立的,沒有控制、沒有佔有。起心動念為別人想,不要為自己想,為什麼?自他不二,利益別人就是真正利益自己,利益社會就是真正利益你的家庭,這是佛法講的福報,你修福。這個道理很深,我們學了五十九年,才搞清楚、才搞明白,吉凶禍福有,自己的因、自己的果,與別人毫不相關。所以今天我們讀到這個地方,教你念阿彌陀佛,念阿彌陀佛的好處太多了,說不盡!頭一個給你講的好處,身心健康,這是中年以上,真正幸福就是身體健康。你錢多、地位高,你身體不健康,常常有病,這是苦。富而不樂,貴而不樂,不如貧而樂、賤而樂,快樂,人生在這個世間要快樂。快樂與富貴不相干,與什麼相干?智慧,你對宇宙人生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徹底了解,這多快樂!我生從哪裡來,我將來死了到哪裡去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一點不糊塗,這是一般世間人沒法子的。佛告訴我們,這是真的是假的?千真萬確,一點不假。你說這門學問多好,多圓滿,值得學習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 

 

很多同學《地藏經》念得很熟,你在《地藏經》上會發現,發現什麼?發現很多宗教徒跟著佛學佛,佛沒有叫他放棄他的宗教,你就曉得佛是教學。無論信仰什麼宗教,都可以來學佛,來求學,像現在學校一樣,學校學生很多,信仰宗教都不一樣,他都上這個學校,他都上這個班級,跟老師學習。這個你要知道,你得講清楚。婆羅門女是婆羅門教的一個信徒,婆羅門教就是現在的印度教,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羅門教。沒有教她改變,她是佛的好學生、好弟子,她是婆羅門教裡好的信徒,佛沒有叫她放棄宗教再學這個,那就錯了,這一定要懂得。佛陀是教學,是教育,教什麼?教你開智慧,教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教你知道怎樣提升自己的靈性,怎樣改變你生活的品質。學習的東西太多了,比今天大學豐富多了,《大藏經》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學的一些教材,這個要知道。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沒有寫書,這些教材是他老人家過世之後,學生們從記憶當中寫出來,留傳給後世。跟孔子一樣,孔老夫子當年在世講學,也沒有講義,也沒有文字的東西發給大家,都沒有。《論語》是孔子死了以後,學生把夫子的言行記錄下來,成這一本書留傳後世。釋迦比孔子還早一點,大概跟老子同時代。 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 

 
 
方老師告訴我,你年輕不懂。他說「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」,你學哲學,這是哲學家,沒聽說過;「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」,也沒聽人講過;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是在課堂裡面被他轉過來了。我向他老人家請教,我說:老師,你從哪裡學來的?老師告訴我,抗戰期間,他在中央大學教書,他是個哲學家,二十幾歲就是成名的教授,名教授。有一段時期他生病,在峨嵋山養病,抗戰期間政府設在重慶,中央大學好像是在成都,他在峨嵋山養病。他說那時候在山上,山上非常清淨,以後我也去過兩次。山上沒有報紙、沒有雜誌,什麼書也沒有,只有佛經,他就拿佛經消遣,每天去看佛經,愈看愈有味,從此之後他就離不開佛經了。他天天看佛經,真的我們講迷了,迷在佛經裡頭,發現佛經是大學問,發現哲學裡頭許多問題不能解決的,在佛經上都有,都找到答案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


 

 
 
阿惟越致是印度話,梵文,是什麼意思?不退轉菩薩,這不是普通菩薩。所以這一願你要記住,在第十八願裡頭,「十念必生」,這是漢譯的,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菩薩就是成佛。大乘教裡常講,《華嚴經》上面三種煩惱,不執著,你證得阿羅漢,不分別,你證得菩薩,不起心不動念,你成佛了,阿惟越致是不起心不動念。要知道,我們往生是帶業往生,我們沒那麼高的功夫,甚至於連執著都沒有完全放下,只可以說我們分別執著淡一點了,不像從前那麼過分,現在淡化了一點,就這一點功夫就能往生,往生到極樂世界,就作阿惟越致菩薩。這是阿彌陀佛智慧、威德、神通的加持,換句話說,這是他給你的,不是你修得的。

  這個很了不起,佛在一切經裡從來沒講過,只有在這個經上講,我們相信佛沒有妄語,佛的話句句真實。阿惟越致是位不退,菩薩的地位不會退,行不退、念不退,所以圓證三不退,圓滿證得三不退。嚴格的說,菩薩修行修到什麼地位才真正圓滿證得三不退?七地,地位高!但是證得,圓教初住就證得,超越十法界,這樣的人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,不在同居、不在方便。由此可知,生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,這還得了!為什麼十方菩薩嚮往極樂世界,道理就在此地,沒有別的。你在別的佛國土裡,要想修到這個層次很辛苦、很長的時間,到極樂世界,一去這個地位就獲得,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七十九集)  2010/7/14